棉湖农村中元节习俗做安仔粿,你们知道安仔

云南白癜风医院有哪些 http://pf.39.net/bdfyy/zjdy/150516/4624567.html

农历七月十五日是中元节,也就是民间所称的“七月半鬼仔节”。

传说该日地府放出全部鬼魂,民间普遍进行祭祀鬼魂的活动,也就是施孤——用纸钱、香烛以及食物施祭孤魂野鬼,安抚他们的心,让他们不要扰乱阳间秩序,以达到平安健康的目的。

在众多的祭品中,不得不提到“粿”这种食物。

潮汕人做粿的历史悠长。

据相关资料记载,古远时先民们从中原南迁到潮汕地区,带来了用面食作为祭祀粿品的习惯。由于南方不产麦子,只能用大米来做粿品,“粿”就应运而生。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品种和花样越来越多,也由此一些乡村产生了自己的名优传统粿品。潮汕民间大大小小的节日几乎都会用到“粿”作为祭祀品之一。

正所谓“时节做时粿”,七月半的粿品更是特别!通常情况下,大部分节日的粿品均为红桃粿,象征生活红红火火,也有驱邪纳吉的意义;而七月半却有做安仔粿祭拜鬼神的习俗。

安仔,就是图案的意思。安仔粿其实就是在团粿表面上印上图案。粿胚分为红、白两种颜色。红色的粿其实就是在做胚之前,将整团的粿胚加入红色食用染料(民间俗称“红胭米”,色泽有点黑,但是只需要少量放入水中,便能染红器皿中的水,状如胭脂,呈粉状,这大概也是其得名原因吧!)。

因为红色是潮汕人心目中吉祥如意的象征,所以若安仔粿胚是白色的(也就是说,做胚之时没有加入“红胭米”,)那么待粿品蒸炊完毕阵放至热气消散之后,还需要用香上的竹签蘸红胭米所泡的水在粿品的正中点下小圆点,既美观又图个好意义。安仔粿的馅料一般是加了白砂糖的碎花生、碎绿豆或者是加了盐的芋头丝、糯米饭等等。

说到安仔粿,不能不提到“安仔粿印”。记得小时候,家里的安仔粿印清一色都是黄土(潮汕人称为“红土”)烧制的,种类繁多,有的图案是荔枝、石榴、桃子,有的图案是鱼、兔、公鸡,有的图案是灯笼、花朵、鸟类,更多的是刻有老仙翁、老伯公等神仙的图形,真可谓丰富多彩,栩栩如生,制作工艺也颇为精湛。我们小孩子好玩,表面上是假装帮助大人做粿,实际上是将安仔粿印当玩具把玩,感觉颇有趣味。

稍一不慎就打碎了,粿印落地,碎了!因此,奶奶和妈妈总是不让我玩,我却执拗地缠着她们。后来,安仔粿印得以改良,变成了塑料做的,十分耐用,拿在手中为“团粿”印上生动逼真的图案显得更加方便快捷了。可是,我却觉得这样的安仔粿印少了昔日那种古朴、神奇的韵味了。

其实,在我的印象里,做粿的情景,无疑就是一幅幅气氛浓郁、和谐而热闹的民俗生活图。当热气腾腾的粿品摆放在竹制蒸笼上,作为小孩子的我们早已垂涎三尺。

慈爱的奶奶总会挑粿胚破损、馅料外露或者品相难看的粿品让我们解馋,嘴里念叨着:未曾敬神先敬人!自己却舍不得吃一个。

如今,奶奶年近期颐,时年八节再也不参与“做粿”,但是对于昔日做粿的习俗、对于颇具潮汕元素的方方面面她都津津乐道,这是我取之不尽的宝贵文化遗产,我格外珍惜!

在现在高节奏的社会生活中,很多人在节日里都从简从快,购买现成的节料粿品。

然而,在潮汕大地的许多村落,人们依然保持传统节日做粿的习俗,那份传统手艺值得点赞,那份虔诚与信仰更是令人叹服!

图文均为怀旧的宇哥原创。文章及部分图片曾发表于《揭阳日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567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