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吃桃子的来历有以下几种说法:
说法一:源自于一个典故。很久以前,有户人家只有父女两人,生活十分贫困。女儿每天都会给父亲炖桃子罐头吃。有一天,城中大豪的儿子带着人到村里抢桃子,而且要把桃花姑娘抢走,还放火烧死了桃树。此时正巧立秋这天,父亲炖的桃子也熟了,他要把桃子分给女儿吃,告诉她家里唯一的桃子也断了,今后无依无靠,日子要如何的凄凉。女儿听到父亲这样说,伤心不已,泪流满面。就在这时,忽然刮起了一阵大风,从父亲手中飞走了桃子,桃子飘向了远方。女儿赶紧去追,追到河边,桃子已经变成了一叶小舟,上面坐着一个小男孩,正是桃花姑娘。桃花姑娘告诉女儿,她已经死了,是王母娘娘让她做了仙桃童子,并说立秋吃桃子可以免灾避祸。女儿听了以后非常高兴,她们约定立秋这天一起回家吃桃子。第二年立秋,桃花姑娘果然坐着小舟准时赶来和女儿回家吃桃子,自此以后人们就在立秋这天吃桃子说是能长寿祛病之寓意。
说法二:桃在中国的文化中象征着吉祥、长寿、美丽、智慧、丰收等。桃的果实可食用之外还有医用价值,《本草纲目》称桃实可作“肺之果”,肺病患者宜食之。《神农本草经》中记载,“桃味辛气香无毒,可作脯食亦解劳”。桃花以洁白娇艳,柔嫩多姿,更有它那清香宜人的香气。故诗人们多有赞美桃花的诗句。《诗经》曾把桃花称作“桃之夭夭”。还有诗人描写桃花是“争花不待叶,密缀欲无条”。
这些故事和诗句赋予了桃子丰富的含义和文化内涵。而在立秋这个节气吃桃子也形成了一种传统习俗和文化表现形式。吃桃子不仅美味可口,也有很多功效作用,比如营养丰富、增补维他命C和胶质、钾质及纤维质之外也可美容养颜。当然,食用任何食物都应当适量,桃子也不例外。如果觉得对桃子过敏的话就不能食用。同时立秋之后正是桃子的丰收季节,此时吃新鲜的桃子最为适宜。
综上所述,立秋吃桃子的来历有多种说法和含义,既有文化传统和民间习俗的传承,也有其营养和美容方面的功效作用。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能体验文化和传统养生之道。
重新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