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读丨嘉兴联丰村为何能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

白癜风专家郑华国 http://m.39.net/disease/a_5387140.html

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王杭徽沈烨婷王雨红王志杰共享联盟南湖站罗益娥

穿过景观门,走过游步道,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水乡美景画呈现在眼前。

这里就是远近闻名的“网红村”,嘉兴市南湖区凤桥镇联丰村王祥里。绿树成荫、鲜花遍地,是美丽蝶变的见证,红砖黛瓦、游人如织,是繁荣振兴的象征。一个普通江南小村,有着怎样的魅力?她又如何生长为一个让人流连忘返的网红打卡地?

一间网红民宿

见证村庄环境蝶变

初冬时节,联丰村王祥里民宿——灼华居1号的玻璃阳光房内,温暖如春。没人会想到,这里曾是一间违章搭建的猪棚。

原来的联丰村是一个养殖大村,户村民,八成村民养猪,房前屋后违法猪舍连片,顶峰时达17万平方米,足有23个足球场大。

“这个阳光房所在地以前就是个猪棚。”民宿“管家”王加闻说,养猪曾是村民的致富产业,当时每家每户房前屋后都建满了猪棚。但猪粪四溢却弄脏了村里的小河,村内外更是臭气熏天,根本开不了窗。

养猪致富,但村民并不快乐。凤桥镇副镇长、联丰村党委书记李正峰回忆,当时很多农户挣了钱就去凤桥镇上或者嘉兴市区买房子,村里只剩老人。然而即便是周末,大家也不愿带着孩子回村看望老人,“就像躲瘟疫一样”。

一场生猪减量提质的硬仗在嘉兴全市范围适时打响。当时,李正峰父母养了四五百头猪。他回家做通了老人的思想工作,全村第一个拆除了违章猪舍。“头炮”打响,联丰村名党员纷纷响应;党员带头、村民纷纷跟进,一年多时间,联丰村的违章猪舍“清零”。

首战告捷,乘胜追击。年起,联丰村开始全面推进“五水共治”“优美庭院”“退散进集”“三改一拆”等环境整治工作,拆除违章建筑20万平方米,完成土地征迁余亩。

年开始,联丰村先后投入余万元,全面启动村庄景区化创建工作。以江南水乡特色建设为标准,一个集绿道、景观、民宿、农家乐、休闲科普园、生态河道为一体的美丽乡村样板示范点,逐渐从蓝图变成现实。

养猪村一跃成为网红村。年,联丰村入选“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年,联丰村王祥里作为“中国农民丰收节”承办地之一,登上央视,在全国人民眼前展现王祥里乡村振兴风采。据统计,从年举办首届“寻梦王祥里”村游节至今,联丰村游客人数累计已突破60万人次。

养猪棚变阳光房,臭河浜变美丽河道。在灼华居1号玻璃阳光房,一边晒太阳,一边欣赏王祥浜的美景,舒适惬意的生活不过如此。

一名网红主播

见证乡村产业升级

当“85后”“新农人”陈慧春风风火火地出现在眼前时,没人会想到,这位长发披肩、穿着时尚的年轻女孩,在联丰村经营着一家多亩的家庭农场。

凤桥镇种植水蜜桃历史悠久,远近闻名。大学接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后,陈慧春发现,凤桥水蜜桃产量高、品质好,但销路却一直打不开,“市场波动很大,桃农只能听天由命”。

大学毕业后,陈慧春毅然选择回到家乡创业,成立了桃花源农场。从一开始,她就走上了不一样的销售道路。她建起线上团队,通过招募代理、网络直销等模式,不仅把桃子卖到了全国各地,而且靠着线上直播带来的流量和线下积累的口碑,实现了水蜜桃从“论斤卖”到“论个卖”的转变。

今年蜜桃上市季,陈慧春尝试在抖音平台上直播卖桃,“第一天就卖了差不多元,第二天卖了2万多元,后面基本上每天都有两三万元的销售额。”不但自己果园的桃子卖得好,陈慧春还帮助困难户解决销售难题。今年,她给农户的收购价达到了5元多一斤,比市场收购价高出1元。

思路一换天地宽。在联丰村,不出家门可以卖桃子,而在家门口也能轻松赚钱。乡村产业升级发展的成效实实在在。

年下半年,联丰村党委带领创业青年去秀洲区潘家浜考察农家乐。回来后,原本开出租的徐建军、徐凯军兄弟俩鼓起勇气,在自家美丽庭院内支起“兄弟农家乐”。“刚开始家里放了5桌,开业后不够坐,现在已经加到16桌了。”兄弟俩直言,美丽乡村带来这么好的经济效益是我们没想到的,环境美了、口袋也更鼓了。

目前王祥里已有10家农家乐餐饮相继营业,开设有灼华居等民宿7家。年,联丰村实现旅游收入超过万元。今年,村民人均年收入有望达到4.1万元。

一间网红书屋

见证共富新生活

余本新书摆满了三面墙,自从居民徐荣龙家建起“农民书屋”,村民们总爱去“串门”。王祥里的居民没想到,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城里人去图书馆的便捷。

年,“浙江新时代乡村阅读季暨农民读书节”活动在联丰村启动,徐荣龙家成为全省“农民书屋进农家”行动中首批入围的15个农民书屋之一。王祥里风景好,村民们抓住优势开起了农家乐,做起了旅游产业。因此,在徐荣龙家的农民书屋中,就非常有针对的选配了《互联网+农业》《农家乐经营与管理》等书籍。

在联丰村,村民可以享受到的公共服务可不止“农民书屋”。眼下,联丰村不仅实现全村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发放基础养老金,年满70周岁以上的老人,每月还可以享受50元的村生活补贴,%做到人人有保障。

村庄美了,村民富了,奔赴共富的劲头也更足。早在年,联丰村党委就成立了首个困难党员帮扶基地。基地共有23亩土地,以大棚种植为主。党员种植能手一对一结对困难农户,做好产前、产中、产后的帮扶工作,累计已帮助20多名农户走上共同致富路。

今年,联丰村被命名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以法治助推乡村振兴,奔赴共同富裕的联丰样本,正在精彩演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504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