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阅读理解专项练习

第2课燕子

课文同步

二三月的春日里,轻风微微地吹拂着,如毛的细雨由天上洒落着,千条万条的柔柳,红的白的黄的花,青的草,绿的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的春天。这时候,那些小燕子,那么伶俐可爱的小燕子,也由南方飞来,加入了这个()的图画中,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生趣。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2.这段话写了哪些景物?

3.读了这段话,你想到了哪些描写春天的诗句?写一两句。

4.这篇课文写的是燕子,作者为什么还要描写烂漫无比的春天呢?

拓展阅读

麻雀

无论是乡村或城镇,几乎到处都有麻雀的踪迹。麻雀常被人们认为是害鸟,甚至骂为“老家贼”,其实,这是人们对它的误解。

麻雀素有“家雀”之誉。它适应力强,能飞善跳,喜爱群居,乐于与人类为伴。麻雀的巢如同半个皮球那么大,通常筑在房顶瓦头檐槽之间的空缝里,也有的筑在灌木或草丛旁。栖息在乡村和公园的麻雀,很少飞离老家三里之外。

人们常用“自投罗网”形容麻雀的愚蠢。一位研究麻雀的科学家认为,麻雀在鸟类中是比较聪明的。在一次试验中,只有3%的麻雀一次被捉。有的麻雀甚至在一旁等待那些敏捷的小山崔在罗网里把饵叼出来,然后“半路打劫”。世界著名心理学家波尔特,通过对麻雀的迷津测验,发现它的记忆能力可以和猴子相比拟。

麻雀虽然在播种时或农作物成熟时糟踢粮食,但在其他季节及城市里,则是消灭害虫和杂草的能手。特别是在育雏期,麻雀更是大量捕捉害虫哺养幼雀。这里有两个例子很能说明麻雀的功过:十八世纪,普鲁士国王曾因麻雀咏食他所喜欢吃的桃子,悬赏在全国消灭麻雀。麻雀被捕灭得所剩无几,结果毛虫泛滥成灾。十九世纪时,美国波士顿的毛虫给庄稼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人们为消灭毛虫,从欧洲引进麻雀专门对付毛虫,使庄稼得以摆脱虫患。为此,人们在当地建起了一座“麻雀纪念碑”。

我国现在的问题不是麻雀多了,而是某些地方甚至听不到麻雀叽叽喳喳声音,这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

1.找出文中的一对反义词。()---()

2.“半路打劫”的意思是,在文中具体是指。

3.下列描写的不是麻雀特点的一项是

A.适应力强,能飞善跳。B.喜爱群居,乐于与人类为伴。

C.麻雀是一种非常愚蠢的动物。D.有时候是消灭害虫和杂草的能手。

4.麻雀通常喜欢把巢建在(多项选择)

A.有的建在房顶瓦头檐槽之间的空缝里。

B.有的筑在灌木或草丛旁。

C.有的在乡村和公园的麻雀,很少飞离老家三里之外。

D.有的建在树梢上。

5.文中第一句中的“几乎”,第二句中的“常”可否删去?为什么?

6.为什么说“麻雀常被人们认为是害鸟”是人们对它的误解?

7.在下列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动物名称。

(1)两个()鸣翠柳,一行()上青天。

(2)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先知。

(3)意欲捕鸣(),忽然闭口立。

(4)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44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