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干部闫锡成重拾农业ldquo老本

一个个种植大棚内,长满郁郁葱葱的桃树,一个个泛着红晕的桃子挂满枝头,散发着阵阵果香……时下,在保定高碑店市新城镇加录村丛中笑农场里,多个品种的桃果陆续成熟进入采摘期。这是高碑店市退休干部闫锡成重拾“老本行”而获得的成果。

(闫锡成查看桃子长势。)

闫锡成毕业于河北省林业专科学校(现河北农大林学院)。毕业后,他当过农业技术员、乡镇和机关干部,无论在哪个岗位,他心中对农业和土地始终有一种割舍不下的情怀。“这些年,我在学校所学的林业果树知识一直没有丢掉。”闫锡成有不少搞农业的朋友,他在朋友的果蔬园也学会了不少现代农业知识。“想富钱包就要先富技术。”看到家乡的乡亲想靠农业致富却苦于没有技术,他便想着退休后回到老家租块地当农场。“正好老家有块闲地,我就租下来搞家庭农场,种了几种常见的水果、蔬菜。”他一头扎进田间地头,以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蹚道做示范,还手把手给农民传授种植技术。

这几年,乡亲们看到闫锡成的农场里作物长势良好,常来探讨种植知识,他也乐在其中。

年,村里有一位种西瓜的瓜农来到农场找闫锡成。原来,这位瓜农开车去卖西瓜时,到市场后却发现不少西瓜都裂开了。闫锡成当即给他建议,前一天白天摘的西瓜不要立刻搬动,让西瓜在地里再“冷却”一晚,第二天一早再装车,这样降了温的西瓜不易开裂。瓜农立刻回去尝试,西瓜再也没有开裂的情况。“好多小妙招都是自己种地时发现的,能帮到大家,我特别高兴。”

闫锡成的家庭农场还常有朋友来采摘。“去年下半年,我发现好多来采摘的孩子韭菜、麦苗分不清,还有孩子以为土豆是长在枝头上的。”闫锡成说,除此之外,他也有可喜的发现,就是孩子们看到农场里许多种植设备都充满了好奇,围着他问东问西。这一发现给闫锡成带来了新灵感——在农场建立农耕文化教育研习基地。如今,孩子们都接触不到农耕知识,建立一个学习体验的场地,让孩子们了解农业历史,不忘中华民族勤劳的优秀传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为了能让课程实用有趣,基地设置了农业基础知识、简单嫁接技术,以及石磨、小型手工织布机、柳编等课程。通俗简练的语言,再加上农场里的实际例子,让孩子们一听就懂,一上手就会。目前,在朋友的帮助下,农耕文化教育研习基地正在筹划。“等过一段时间,我们来迎接前来学习的孩子们!”闫锡成说。

来源:燕赵老年报记者:李泽佳

◆“低龄存时间,高龄换服务”“时间银行”开启养老新模式

◆老玩具、吹糖人、剪纸、编织……石家庄民间艺术节开幕

燕赵老年报

推送健康、养生及本地热点资讯

长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6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