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希望的田野上三门峡千亩丹参花成海桃园

千亩丹参花成海桃园缀满“致富果”

夏日农田充满生机与希望

□本报记者卢仙格/文图

6月20日,三门峡市气温达到35℃,农田里依旧是一派繁忙的景象,豆大的汗珠滴落田间,乡亲们收获了一个个充满喜悦的瞬间。1千亩丹参花田浪漫至极,10月份将迎丰收季“渑池丹参”是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如今正是丹参花开的时节,位于渑池县张村镇河南庄村的丹参中药材种植基地被紫色的小花点缀着,一陇一陇伸向远方,远远望去,丹参花田就像一片盛开的薰衣草庄园,充满浪漫气息。在河南庄村,河南协盛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亩丹参示范种植基地中,郁郁葱葱的丹参苗旺盛生长,为保持丹参苗根部养分充足,工人们需要将花枝上的花打掉,如今经过三轮打花的丹参苗已经长至40厘米左右。据了解,丹参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适应气候温和、光照充足、空气湿润、土壤肥沃的环境。丹参生长周期为1年,一般在春季2-3月份左右种植,10月中下旬即可采挖,以12月中下旬采挖为宜。张村镇气候、土壤等条件优越,适合丹参等中草药种植,因此,张村镇种植的中草药受到了各大药厂采购商的青睐。河南协盛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马女士向记者介绍,该公司年入驻渑池后,采取“公司+基地+科研院所+药企+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建成丹参、柴胡、黄芩、板蓝根等道地中药材产业园。计划分三期进行,其中一期百亩种子繁育基地、千亩育苗基地、万亩种植示范基地已经建设完成;二期吨中药材初加工中心和两个仓储、物流、交易中心正在建设当中。“如今,丹参种植范围涉及4个村庄,辐射带动种植面积达0亩,我们采取统一生产资料供应、统一种子种苗、统一管理标准、统一采收、统一销售、统一结算的‘六统一’管理措施,按每公斤12元的兜底收购价格,与农户签订种植协议,使‘企业+农户’形成利益共同体,让农户放心大胆地种植。”马女士说道。千亩丹参田不仅成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法宝,也为很多村民提供了家门口务工的好机会。在丹参田的种植管理中,栽苗、锄草、打花、浇地等很多工序都需要大量的人工。“从4月份到现在,我们的用工量已经达到9万人次,平均每个农民工一天的工资在90元左右。6月21日,我们将举办丹参种植技术培训会以及农民工工资发放仪式,鼓励大家在致富道路上一起加油向前奔。”马女士说道。2春季赏花、夏秋摘果,小小桃树成为乡村致富法宝初夏时节,在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阳店镇李曲村千亩桃子基地,一望无际的桃园红绿相间,置身其中,桃香扑鼻,宛如人间仙境。该村盛产的甘硬、沙红两个品种的桃子,粉白相间、硕大诱人,让人垂涎欲滴。6月20日,在李曲村千亩桃子基地,村民和收桃客商正在采摘鲜桃,摘桃、装框、推车、分拣、过秤……桃园里呈现出一派繁忙的景象。李曲村的桃子种植已经有20年的历史,因为面积大、种植年限长,每年桃子成熟之际,客商直接将收购地点设在李曲村,周边的果农拉着桃子到此出售,一时间村里热闹非凡。“我们村的桃子分为早、中、晚熟品种,成熟时间都不相同,上市时间从6月初持续至7月份,今年桃子的价格为1.5元/斤,桃树产量大,一亩地的产量在斤以上,管理好的话,每亩预计收入近一万元。”该村党支部书记王延岐告诉记者。近年来,由于李曲村桃子品种老化及市场饱和,村民经济效益有所下滑。该村村委多次组织党员、群众到外地参观学习果品种植新技术,引进新品种,对老化的桃树进行更新换代。同时,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打造乡村旅游示范点,连续多年举办桃花节,以桃为媒、以花会友,提高李曲村桃子知名度。王延岐说:“乡村游成为我们村近几年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在给游客带来‘春季赏花、夏秋摘果’旅游体验的同时,逐步带动当地产业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振兴。”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记者进百企调研行

三门峡产机器人成全市高端“智”造的一张名片?在希望的田野上

三门峡:绿色田野上升起金色希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三门峡:美丽乡村“幸福底色”这样铺就

编辑丨张斌

校对丨杨莹莹

审核丨卢萍

总编丨孙振军

声明:该作品系本报原创,非经许可禁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72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