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时候听老人说,在七夕节这一天,晚上躲在葡萄架下面,是可以偷听到牛郎织女的谈话。我不知道你们做过没有,但我做过,在葡萄架下等着等着就睡着了,恍恍惚惚间好像听到过。七夕节,因为有牛郎织女的爱情传说,变成了象征爱情的节目,也就成了中国最具有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在我们的家乡,七巧节非常重要的一点要吃巧果儿。给小的孩子穿巧果,希望孩子心灵手巧,平安健康。那时候家家户户都会有这种模具,莲子,莲花,鱼,福居多,不仅是七夕会用到,过年的时候,家里有喜事的时候都会用到,不同的时间用着不同的模具,做的是美好的祝愿。现在婆婆总是用糖和牛奶调面,不加水的味道更香,把发好的面揉成大小合适的剂子,放在模具里,按压紧实再放在铁锅里烙熟。小的时候还有院子,那时候做好的巧果,要放在院子里,摆上应季的水果,葡萄,桃子,一家人在一起,吃着巧果,聊着星空,不知道是不是也想请牛郎织女也来品尝一下。星空那时候是亮的,那时候家里的父母总是会指着星空,告诉我们哪个是牛郎星,哪个是织女星,哪个是狠心的王母娘娘画的银河,也就在那时候,深夜的天空也异常有趣。周末没回家,婆婆早早地做好巧果给送来了,不管多大,父母眼里,你依旧是那么孩子。因为全是铁锅一块块烙制的,可能没有大工程做得那么清秀,但味道却是一等一的好,不仅仅有味道,更有着无尽的爱。小鱼,知了模具的巧果儿,婆婆是用火龙果调的面,所以发粉红色,婆婆总说,平平安安是基础,红红火火是旺发。每一个节目都有不同的祝愿,每一个祝愿都愿成真。不加一滴水,只加蛋黄的的抓格,是不是特别诱人,现在它有了更深的意义,因为每年七夕后都马上要开学了,抓格抓格,把学习成绩再抓抓,那吃了这个饼肯定会更上一层楼。抓格豆,这是我们的方言,我也不确定别的地区怎么叫,这种是最难做的,婆婆用余的各色面粉最后做了些,这个也是我们当地女儿出嫁里必备的一种,通常会用抓格豆评价一个这个媳妇是不是心灵手巧。七夕在不同年纪的人眼中,是个不一样意义的节日。在父母眼中,祈求全家平平安安,孩子们心灵手巧,更上一层楼;在年轻人眼里,祈祷姻缘幸福,祈祷爱情美满。扬妈今天分享的是胶东地区七夕节风俗吃巧果,有趣而美好。期待你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8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