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守岁,是一年中最后的活动,但要谨记

白癜风能快速治好吗 https://m-mip.39.net/fk/mipso_5762961.html

除夕守岁,是一年中最后的活动。民间传说在上古时候,老天爷在除夕与正月初一的交替时分会向人间撒下大量的金银珠宝。所以人们都守着不睡,等天门打开,金银从天而降。

后来,由于人间贪心不足者越来越多,老天爷一怒之下,就不再撒金撒银,但守岁之俗却一直保留下来了。守岁之俗,最早的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记》:“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后来,宋人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也说:“除夕……士庶之家,围炉而坐,达旦不寐,谓之守岁”。

守岁之风究竟源于何时,《秦中岁时记》说“疑自唐始”。这不足为凭,但唐代诗人给我们留下的许多守岁诗篇足以显现唐代守岁之风的盛行。

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的佳句:寒辞去冬雪,暖来入春风。杜甫有《杜位宅守岁》诗:守岁阿戎家,椒盘已颂花盍簪喧枥马,列炬散林鸦。

白居易《客中守岁》诗道:守岁尊无酒,思乡泪满巾。宋代苏东坡的诗句更写出了儿童参与守岁的情形: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

守岁,一般有两种含义:对年长的人来说是“辞旧岁”,含有珍惜光阴之意;对年轻人来说,有为父母益寿延年的意思。因之,凡是父母健在的人,都必须守岁,以献一份孝心。

另据《荆楚岁时记》云:古人守岁,还要留一些守岁饭,待到正月十二日那天,把它撒到大路边或街道旁,取其吐故纳新的意思。

守岁,光坐着会打瞌睡,人们便拿出瓜果茶点来享用,或举杯小酌。梁朝的徐君倩在《共内人夜坐守岁》诗中写道:欢多情未极,赏至莫停杯。酒中喜桃子,粽里觅杨梅。帘开风入帐,烛尽炭成灰。勿疑鬓钗重,为待晓光催。

民谚唱到:“新年到,新年到,灯照火旺最重要!”除夕之夜最讲究灯照火旺,人们以为灯火辉煌,来年的日子定然红火。江南地区除夕夜里屋中要安放一支明亮的红蜡烛,名为“守岁烛”。

有钱人家点的守岁烛又高又粗,可以一整夜灯火熊熊,贫家小户虽然点不起这样华贵的灯烛,但也要保证屋里灯光一夜不灭,以求新年万事如意。

守岁时点燃明亮灯光的风俗也叫做“照虚耗”,意思是把屋宅内各个角落不吉利的东西都照跑,以祈求大吉大利。

有灯必有火,且要烧旺火。守岁时,屋内有炉火,屋外有篝火,火越旺越好,预示五谷丰登,人丁兴旺,老百姓称之为“旺火”。

前文所引述《东京梦华录》中的“围炉而坐”的炉,即指人们围以取暖的旺火。山西《大同县志》载:“元且,家家凿炭伐薪,磊磊高起,状若小浮屠,及时发之,名曰‘旺火’。”

方志中描述大同人烧旺火,用炭或薪,堆垒成小塔的形状,材质好,又通风,点燃之后肯定烧得旺旺的。豫西一带,人们是将早已堆放在院中配有麦糠或谷草的柏枝点燃,柏枝熊熊燃烧,雾氤氲,香气四溢,俗称“沤柏枝”。

三门峡地区,沤柏枝时全家大人小孩都要从柏枝火上跨过去,谓之“跨旺火”在南方,烧旺火更是古已有之。《荆楚岁时记》早就记载民间有燃草庭燎以驱逐山魈恶鬼之俗。杭州民间烧旺火叫做“松盆”,即在乌盆中燃烧松柴。

松柴含油,烧时噼啪有声,为新年增添了热闹气氛。明人高濂《四时赏幽录》谈及此俗,大加赞赏,叹为“奇观”。除夕惟杭城居民家家架柴燔燎,火光烛天,挝鼓鸣金,放炮起火,谓之“松盆”。……斯时,抱幽趣者登吴山高旷,就南北望之,红光万道,炎焰火云,街巷分歧,光为界隔聒耳声喧,震腾远近,错落上下,此景是大奇观。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44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