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夔州十二景,奉节人不可不知

初期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zqbdf/150211/4577569.html

夔州是奉节县古代的称呼。夔州十二景是光绪版《夔州府志》所载:赤甲晴晖、白盐曙色、瞿塘凝碧、峡门秋月、白帝层峦、草堂遗韵、鱼复澄清、武侯阵图、龙岗矗秀、文峰瑞彩、莲池流芳、滟滪回澜。

这里提“夔州十二景”,自然是指古代人心仪的奉节景观。

夔州十二景方位示意图

赤甲晴晖

赤甲是指夔州城东十五里赤甲山。赤甲山因山形似桃,又称“桃子山”。赤甲山石呈红褐色,如人袒背,故名赤甲。晴晖相照,映出绯红色光束,为瞿塘峡中美景。

白盐曙色

白盐是指夔州城东隔江白盐山。白盐山峭壁如刀削,其色如散落的白盐。曙光下,白盐山争光闪烁耀眼,使人想看却不宜久看。

赤甲山、白盐山二山隔江相对,人们也常把它们放到一起咏诗。

赤甲白盐俱刺天,闾阎缭绕接山巅。

枫林桔树丹青合,复道重楼锦绣悬。

——唐·杜甫

瞿塘凝碧

从上游进瞿塘峡口处,流水形成回水沱,水平如镜。荡舟其上,只见瞿塘山色倒映,江面呈凝固的碧绿色,好似芳草茵茵。

《夔州府志》绘图,赤甲晴晖、白盐曙色、瞿塘凝碧

峡门秋月

这里峡门指夔门。白盐山与赤甲山陡壁相对,形如夔州之大门,合称为“夔门”,当地人俗称“峡门”。中秋之夜,月上瞿峡,当于夔门中央时,有如一个玉盘镶嵌在峡门上。相传此景雅俗共赏:文人荡舟江上,峭壁耸立,月光倒映,自是心旷神怡,文思如泉;百姓看此景,若月圆似轮,全貌全景,视其大吉,要行好运。

白帝层峦

白帝山临夔门,古树参天,层峦叠嶂。若从江边登山,须经千余阶梯方能登顶。立足白帝山巅,举目四眺,红墙绿瓦,碧树蓝天,如同一幅清新的风景画。

年白帝城

草堂遗韵

白帝城东四华里,有浣花溪。溪旁杜甫草堂,是“诗圣”杜甫在夔州期间读书吟诗处。据统计,客居夔州两年多的杜甫,留下有多首诗作(其中有多篇是长篇)。

鱼复澄清

夔州城东梅溪河东岸,古名鱼腹浦,也叫鱼复浦。浦上原有“耀夔塔”,与文峰白塔相映成趣。冬季水退,形成港浦,水清见底,鱼游可数,其景静美。梅溪河水从夔州东流入长江,流经区域均属硬底石山。因而,除夏季山洪暴发外,梅溪河水清流不绝,两岸碧绿。春冬之季,江水溪流清澄相似。夏秋之季,江水浑浊泛黄,溪水依然清清如碧,二水相汇处清浊分明。此时泛舟从江面进入溪中,但见鱼翔浅底,水清鱼欢,故名“鱼复澄清”。

武侯阵图

奉节城东的梅溪河边,有传说诸葛亮当年摆下八阵图的地方。据明清的府志、县志载:奉节人民仰慕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每年正月初七,成群结伴,出游“水八阵”,谓之“踏碛”。妇女们在沙滩上拾些漂亮的石子,凿孔串作饰品,以示吉利。

水八阵遗址

杜甫有《八阵图》诗曰:

功盖三分国,名存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唐·杜甫《八阵图》

虽说是“名存八阵图”,但笔者去了几次,怎么也没见着八阵图的影子。小时候看《三国演义》,印象中那里应该是摆着象八卦一样的石头阵。后来打听才知道,八阵图分成水八阵图与旱八阵图,若不是在适当的时间由内行指点讲解,根本看不明白(连许多当地人也没见过)。这莫非是诸葛先生显灵,不让我们这些十分崇拜他的凡夫俗子看见那杀气腾腾的八阵图,免得吓住了大家?

龙岗矗秀

夔州北后山上,有一横卧山岗,地势险要而秀美。登龙岗之顶,鸟瞰全城,尽收眼底。传说刘备托孤后,卧龙先生诸葛亮曾在此屯兵数月之久,后人便将此山命名为卧龙岗。

卧龙岗之美,有一首《卧龙山》赞曰:

日长春老职司闲,纵辔因寻负郭山。

花气半飘青霭外,泉声多在白云间。

香灯肃肃严僧事,钟梦萧晴爽客颜。

坐有诗人樽有酒,拟抛城市宿禅关。

——宋·丁谓《卧龙山》

春季去卧龙岗,那里是满坡满岭翠绿欲滴的脐橙树,为卧龙岗平添一份浓郁的乡野气息。徜徉其间,看着绿叶间隐藏着的青色初橙,呼吸着枝头间散发出的清馨之气,足以令你陶醉欲仙,流连忘返。

文峰瑞彩

与县城隔江相对的文峰山巅,建有一座九层高的白塔。相传,建此塔之前,夔州府所在地的长江北岸,连年遭受洪水灾害。只要江南岩乌云顶方向有乌云升起,就会有瓢泼大雨倾泻在江北夔州一线,山坡上的庄稼必受到毁灭性冲击。那是因为乌云山后有一条名叫乌龙的妖龙在兴妖作怪。于是,当时的夔州府官号召所辖子民,每户捐银一两,历时三年,将此塔建成。宝塔建成后,那条乌云被锁住了。从此,隔江相望的长江北岸连年风调雨顺,乌云顶不但再没有乌云升起,反而在过去乌云升起的地方常常能看到一片片祥光瑞彩。

耀奎塔

以上传说是否属实,没有必要深究。文峰山的秀丽景色,夔州人必定妇孺皆知。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奉节人在文峰山顶修建有电视转播塔。雨过天晴,从夔州隔岸远眺,文峰山顶转播塔伸入云天,文峰山腰白云缭绕,二塔在行云中若隐若现,别有一番情趣。

莲池流芳

莲池即夔州城北八华里莲花峰下莲花池。北宋学者周敦颐,字茂叔,号濂溪。嘉祐八年(公元年),周敦颐曾携友在莲花峰(当时此峰无名)下居住过。他走后,人们敬他学问,在此处修有一水池。由于周敦颐曾有千古传世的名作《爱莲说》,人们为此池取名“莲花池”。后来,南宋诗人王十朋,明代文学家宋濂都曾在此住过。后人在池边修有“三贤祠”,纪念周敦颐、王十朋、宋濂。离莲花池约一百米左右建有一亭,名曰“太极亭”。三贤祠年久失修已不存在,莲花池与太极亭保留下来。

莲花池与太极亭

清光绪十九年《奉节县志》有诗赞此景之美,其一:

几看人世变沧桑,岭上莲池岁月长。

太极能开天地秘,名花应遍水云乡。

蛮风不折田田叶,瘴雨时闻冉冉香。

我欲移根西阁下,少陵诗句并流芳。

其二:

爱莲人凿种莲塘,欲引濂溪到蜀冈。

花似来从君子国,池还喜近滴仙乡。

廉泉襄水滋培久,霁月光风乐育长。

玉井虽闻开十丈,何如清远沐余芳。

太极亭古朴典雅,雄峙莲花池畔,英姿挺拔,蔚为壮观。亭身倒映莲池,有“莲池倒影”之景。游人来此,登亭远望,一览长江行船,二观夔城风貌,自有乐趣。

滟滪回澜

瞿塘峡口,江心有一巨石,名“滟滪堆”。光绪年间的《奉节县志》记述“滟滪堆,立在瞿塘峡口,中流之巨石也。左右漕口两道。每年自四月起至十月止,江水泛涨,水淹大石,喷漩汹涌,波浪曲折,船被水摧,往往触石而碎,其深无底,为大水极险之滩。”

滟滪堆

滟滪堆自古为三峡著名险滩,三峡歌谣唱:

滟滪大如象,瞿塘不可上。

滟滪大如牛,瞿塘不可留。

滟滪大如马,瞿塘不可下。

滟滪大如袱,瞿塘不可触。

滟滪大如龟,瞿塘不可窥。

滟滪大如鳖,瞿塘行舟绝。

——《三峡谣》

由于此巨石构成滩险,阻碍航道,于年11月被炸掉!

来源:诗城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463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