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最后一天的晚上,叫做除夕。“旧岁到此而除,明日即换新岁。”干百年来,每当除夕良宵夜,合家老少围炉谈心,通宵不眠,以待天亮,这便是守岁。
守岁起初是为了驱赶“年”这头怪兽,好让人们过个平安的夜晚,后来人们渐渐剔除了它的迷信成份,守岁便成了千家万户温馨祥和的家庭年会。梁朝徐君倩的(共内人夜坐守岁):“欢多情未极,赏至莫停杯。酒中喜桃子,粽里觅杨梅。帘开风入帐,烛尽炭成灰。”反映了一千四百多年前人们在除夕欢乐畅饮、秉烛待旦的情景。唐朝杜甫守岁,开怀畅饮,一醉方休。他在《杜位宅守岁》中说:“守岁阿戎家,椒盘已颂花,盍簪喧枥马,列炬散林鸦……谁能更拘束?烂醉是生涯!”
宋朝文学家苏东坡的“儿童强不睡,相守夜喧哗”的诗句,反映了孩子们守岁时的喧闹。“岁夜高堂列明烛,美酒一杯声一曲?,描写的是古代富贵人家守岁的豪华。
除夕之夜,年尾接年头,送旧又迎新,真可谓“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许多守岁诗将这一特点写得鲜明生动,十分精彩。如骆宾王的“夜将寒色去,年共晓光新”;曹松的“一夜腊寒随漏尽,十分春色破朝来”,脍炙人口,备受人们喜爱。唐代史青的除夕诗,淋漓尽致地反映了除夕的风光景物,全诗写道:“今岁今宵.尽,明年明日催。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气色空中改,容颜暗里回。风光人不觉,已著后园梅。
除夕守岁,送旧迎新,既怀着留恋,更充满希冀。爱生命,惜光阴,在守岁诗中时有反映。擅长诗书画的明代才子文征明,在他25岁除夕挥毫赋诗,一方面感叹“二十五年如水去,人生消得几番除”,一方面又记下自己的志趣:“人家除夕正忙时,我自挑灯拣旧诗。莫笑,若生太迂阔,一年功夫是文词。”真是“惜时如金”。
伟大的爱国志士林则徐,被流放在新疆伊犁度过年的除夕。当夜,他心潮起伏,难以成眠,赋诗道:“流光代谢岁应除,无亦无心判莞枯。裂碎肝肠怜爆竹,借栖门户笑桃符。新皤彩胜如争奋,晚节冰柯也不孤。正是中原薪胆日,谁能高枕醉屠苏。”除夕之夜,他考虑的不是个人的离愁别绪,而是如何卧薪尝胆,振兴中华。此诗意境豪雄悲壮,读来令人振奋。
“人逢盛世,景遇丰年,合家欢乐,满屋生辉。”如今,改革开放惠及万众,神州大地年丰物阜,歌舞升平,十三亿多人民守岁迎春,祖国山山水水处处沉浸在祥和温馨之中,这本身就是一首诗意盎意的雄伟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