坟前不祭四果,祭后不去三处,四果三

祭祀,是我们人类所特有的一种信仰活动,和天地共生的理念有着密切的关系。

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表明,人类最为古老的两种信仰,一是对天地的敬畏,二是对祖先的崇拜,而两种情感无一例外都上升为了信仰,由此演变出各种祭祀活动。无论是祭祀的礼节,或是礼品,都有着一定规范。

即便随着时间的流逝,多数祭祀礼节已经简化,不过还有一些规矩始终刻印在国人的骨子里,比如说祭扫时要注意长幼有序,贡果不要乱吃等。

另外,还有一些青年朋友可能会听过“坟前不祭四果,祭后不去三处”。那么,这句祭祀礼仪中的“四果三处”是什么意思呢?下面,让我给大家细细道来。

一、“坟前不祭四果”中的“四果”是指什么?

众所众知,民间所说的“四大鬼节”主要有中元节、三月三、清明节以及寒衣节。其中,中元节又被称为七月半,和其他传统鬼节一样,上坟祭祖也是中元节的重要内容。一来可以请求祖先的庇佑,二是表达自己对祖先的怀念和敬重。

通常来说,在中元节祭祀时,会有一些相应的祭祀礼节,而“坟前不祭四果,祭后不去三处”也是其中之一。我们先来看下,“坟前不祭四果”中的“四果”是指什么?

顾名思义,“四果”必然是指四种水果。我们先来说第一种水果,也就是先人不喜欢的水果。水果作为一种食物,种类繁多,味道也千差万别,而每个人的口味则是各有不同,有些人喜欢吃苹果,但是讨厌菠萝,而有些人则是喜欢吃西瓜,闻到凤梨的味道就会生出厌恶之心。

我们国人相信,即便人在死亡以后,依然会保留自己对水果的爱好。而上坟祭祖作为一种传达孝心的行为,自然是要顺应祖先的意思,挑选一些生前喜欢食用的水果,而不是不喜欢的水果。

第二种水果是多籽的水果,比如说石榴、火龙果等。这些水果不仅色泽鲜艳红润,而且香甜好吃,营养丰富,更有着“多子多福”的寓意。那么,为什么这种水果却并不适用于上坟祭祖呢?

其实,原因也非常简单,正如前文所说,多籽的水果被赋予多子多福的含义,但是却并不适用于已经阴阳两隔的祖先,原本吉祥的寓意反而成为了不敬。

另外,对于多籽的水果,还有着多心的含义,而对祖先不专一、多心,自然也是非常不好的寓意,因此像是石榴类多籽的水果最好不好用于祭祀祖先。

除了多籽的水果以外,成串的水果也不能用于祭祀,比如说葡萄、荔枝,以及龙眼等。

我们大家都知道,在传统文化中,有着谐音的说法,比如说在春节将福字倒贴,以寓意福到了,福到了。而成串的水果寓意并不好,含义为“串走”,似乎和过去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而后人祭祀祖先主要是寄望于后代繁昌安康,向前看的意思。

因此,最好还是不要将成串的水果用于祭祀活动。

最后一种则是桃子。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寿桃不上供桌的说法,和多籽水果类似,桃子也有着长寿的美好寓意。对于已经过世多年的祖先,自然是不太适宜。

另外,桃子在我国传统观念中是一种辟邪的东西,而生长桃子的桃木属于阳木,属于五木之精,而用桃木做成的桃木剑更有着驱邪的作用,其桃子自然也有驱邪避鬼的效果。

当然这种说法都是封建迷信,不过就祭祀文化而言,用桃子祭祀祖先有着不尊敬的说法,需要注意一下。

说完了“四果”,我们再来说下“祭后不去三处”中的“三处”有哪些含义吧!

二、“祭后不去三处”中的“三处”有哪些含义?

相信大家都知道,无论是中元节,还是清明节,亦或是其他“鬼节”,在祭祀之前的晚上,尽量不要随意外出走动。

因为在古人的观念中,在夜晚的时候,人的身体阳气最弱,如果不听劝告,随意走动,可能会招致一些所谓的“脏东西”。当然,这种说法并无科学依据,只是一种封建迷信的说法。不过,在传统文化中,祭祀以后尽量不要去以下三个地方。

第一个地方就是祠堂。

我们大家都知道,祠堂是供奉祖先和祭祀的一种场所,而在古人看来,祠堂更是先人休息的地方。如果我们在祭祀以后,擅自到祠堂去玩耍,可能会打扰到祖先正常休息。

不仅如此,按照这种说法,祭祀以后去祠堂,还可能会影响到祖先重返阴间,以至于变成所谓的“孤魂野鬼”,到时候罪过可就大了。

所以,古人便提醒后人,在祭祀以后不要去祠堂。当然,在现代人看来,这自然是一种封建迷信的说法。

除了祠堂以外,“祭后不去三处”中的“三处”还包括水边,尤其是墓地旁边的河流。

在古人看来,我们生活中的水并不是无根之水,而是有着灵性的水,位于墓地旁边的水源可能会有一些“脏东西”,特别是一些水质较差,看起来比较脏的河流或者湖泊,可能会通往“黄泉”。而黄泉则是人间和阴间仅有一线之隔,因此在传统文化中,并不建议我们在祭祀以后去附近的水边溜达。

当然,这种说法也不足为信。真正有着一定道理的是,通常在清明祭祀以后,雨水较多,周围河塘水涨船高,虽然温度可能有所上升,但是春季的水还是非常寒凉,如果不注意,可能会着凉,感染风寒。

最后一个地方则是我们常说的寺庙。

在古人看来,寺庙中通常都镇压着一些所谓的“邪祟”,当我们祭祀过寺庙以后,身上阴气比较重,可能会将寺庙中的“邪祟”引出来,到时候反而对自己的时运产生不利影响。当然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对于这种说法自然是嗤之以鼻,认为是一种迷信的说法。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一些年久失修的破漏的寺庙的确会存在着安全隐患问题,一旦寺庙发生倒塌,可能会导致人员伤亡,因此建议大家在祭祖以后,还是不要去一些破旧的寺庙观光了。

三、祭祀时焚烧人民币违法吗?烧纸钱时引发山火有什么处罚?

其实,在祭祀活动中不仅有着许多传统禁忌,还可能会涉及到一些法律知识,比如说焚烧真币。

近年来,在清明节烧人民币的新闻并不少见,甚至还有网友在网络平台公然提议,在清明祭祀时焚烧真钞,以此来表达自己对逝去先人的敬重。殊不知,这种行为很可能会违反法律。

我国的法定货币是人民币,在多部法律法规中都明确规定禁止故意损坏人民币。

随着印刷技术的改变,商家在印刷祭祀冥币时,其币张大小、颜色、图案、面值,都和现在流通或者已经流通的人民币高度相似。而我国推出的真币,反而成为了“山寨”。如果不仔细辨别,很可能会被蒙混过关,对货币流通造成一定危害,而这种行为也被视为违法行径。

除此之外,在焚烧纸钱时,也需要多加注意,如果随意焚烧,再加上部分墓地位于深山老林,一旦不控制烧纸钱的火势,可能会引发山火,对于他人的生命财产造成危害,构成犯罪。

那么,在祭祀活动时,应该如何焚烧纸钱呢?

其正确做法应该严格遵守野外用火规定,一旦发生火灾,第一时间向消防部门报案,以便控制火情蔓延,减少火灾造成的损失。

结语:

在我们传统文化中,有着很多关于祭祀的知识,即便是经历千年,依然是薪火相传。这是我们祭祀文化中的一部分,既带有一些神秘色彩,也有着封建迷信部分,需要我们大家去仔细辨别,以免误入歧途。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875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