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阵子,互联网上有个热议,一位长期资助贫困女生的人士发文称,自己很气愤,原因是她资助的那个农村女孩大学毕业之后,居然一天班也没上,直接嫁给了一个比她大十来岁的条件较好的男士,现在准备生娃,做全职妈妈。
这件事引起了一众网友的操心。
有人说全职妈妈不能做,还为此引经据典。
她们拿出了张桂梅校长的例子。
张校长的学生里当初就有一位全职妈妈,但是当她回到母校,要给学校捐点钱的时候,被张校长怒斥了,张校长很气愤的说:“我培养你,不是为了让你回到家,当家庭妇女的。”
于是,这些网友就说:“你看看,同样是山区里的女孩,张校长就不让她的学生去做全职妈妈,所以这个女孩上了大学之后,一天没上班,直接回了家,这能行吗?”
其实这话分怎么讲?也就是说,这里面存在一个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异!
张校长批评那个女生的事件是发生在几年前。
起码是没有戴口罩的时候。如今经历了三年口罩,经历了经济背景的一系列变化。大环境,大形势和那时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
我一个老朋友的女儿是法学硕士,因为心理健康出了问题,一度很抑郁,所以也从事不了律所的工作了。于是她妈就找我,想让我帮着寻摸一个轻松点的职业,最后三找两找。咱给她推荐一个物业公司的管理员岗位,我这心里还惴惴不安呢,不知道人家能接受吗?
谁知人家妈妈都想开了?只要孩子健康比啥都强。这个工作我们干!
于是,法学硕士入职北京一家高档涉外公寓,当了物业的小领导。居民们都把这当成一件新鲜事儿,到处传说。
这事儿是发生在去年。
可今年呢?好家伙,另一位法学硕士投奔而来了。
不过这位可一点毛病没有,他是实在找不到更好的工作了。看看这家大型物业公司倒也正规,还是个国企,于是人家递了简历,千里迢迢前来上岗了……
昨天,一个大姐说,她们学校有个女生去宝洁公司了。
我听了脑袋还没转过来呢,我对大姐说:PG是一个很不错的美资公司,我以前一个同学也去那里了!
谁知这大姐听了之后,立刻打断我的话说:“啥呀!不是那个美国的宝洁,是扫地的保洁啊!打扫卫生的干活!”
啊!我惊掉下巴!
无独有偶,有大学的扫地保洁,就有本科的物业保安。
前两天,一个小伙子在网上发布,自己已经顺利入职上海某商场保安了。看看他学的专业,对外汉语教学,再想想他平时的工作,估计能和本专业相关的也就剩四个字了:
“欢迎光临”!
所以在这样的就业形势下,“回家就业”也是一个退而求其次的不错的法子。要知道一个上学都需要靠捐助人帮忙的乡村小姑娘,在大城市里哪有什么人脉呀!
找工作对她来说是座不好翻越的大山呀。那一摞一摞的简历里,一张薄薄的纸,就是她的全部希望。可是一个普通的本科女孩,又怎能杀出重围,最后竞争上岗呢?
愁呀!
看看,那些干“双保”的大学生,往往也都是没有啥背景人脉的,从农村出来的姑娘小伙,
如今在网上,孔乙己也好,祥子也罢,这些形象鲜明的人物,又都从故纸堆里跳出来了,成为了当下的流量小生。为嘛呢!
触景生情呀!
前一阵子有个高三女生,在那里宣布励志演讲:
“黑夜里的校园很黑暗,但是分的成绩很耀眼。”
我记得那时有人在网上说怪话,说那姑娘丑。但是一波巨浪把他们拍死在沙滩上。大家怒吼:瞅啥瞅,以后人家上了名牌大学,进了,你等人家出来的……”
这还没过两天呢?
一群从,里出来的愁眉苦脸的学子,就架着鲁迅笔下的那个倒霉的瘦老头,在网络上到处奔走呼吁了……
不过,咱还是得说上一句: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吧!
如果是明媒正娶,条件不错,那么一个女孩入职全职妈妈,这个行业,我瞧在当下的大环境之下也还行。你总不能对这个女孩儿说:“咱宁可打螺丝,也不在家里干!”
能说出这种话来,只能证明你没打过螺丝。我也没打过螺丝。但是认识一个妹子,她初中毕业去打螺丝了,干了一年,啥技术都没学到,就是手上留了两条大口子。
后来这个妹子几经辗转去大城市的酒吧卖酒了,她说这活比打螺丝强,挣得又多,还挺轻松,外快也不少!
嗯,算了,这事咱不展开了……
兜回头来,还说全职妈妈这件事儿。
关于这事儿,我还挺有经验,倒不是我当过全职妈妈,我这人身体不好,是个不孕症患者,当不了妈妈。
但是全职家庭妇女,咱倒是干过。原因,还是因为身体不好,我在家里歇了好几年,后来又在外面给人家讲点课。
自打30出头,离开机关之后,我就这么在江湖上晃荡着。至今!
而且我们家族里有好几位全职妈妈,她们倒没啥毛病,一水儿的都是应丈夫要求,在家里看娃顾家,以家为岗。
所以我对全职妈妈也好,家庭妇女也罢,这个岗位还是有点了解研究的。
客观的说,这个岗位有它的优点。
比如说,个人时间相对不是那么紧张,竞争力小,心理压力小,没有KPI,也没有硬绩效!
在这里,我强调一点。
我反对贬低全职妈妈,把她们说成一无是处的,是在家的伸手党。
但是,我也反对把全职妈妈拔得很高,摆得如云端圣母一般高。全职妈妈就是个职业,所有的职业都是平等的!
这年头,职场上的人不容易!如果你要做全职妈妈,必须认清这一点,否则你会总觉得自己是天下第一累,丈夫是松心大掌柜。心里没法平衡。
在当下,除了个别的岗位,比如说一些体制内的边缘岗,一些特殊的国企清闲岗,咱不说了。真正在江湖上打拼的那些职场人,个个都有一肚子苦水。
当然有的肚子里都不光是苦水了,还有各种不明的肿块,瘀血,粘连,那病例咱就不展开了。
那天我弟弟沉痛地对我说,他的一个好友赵胖子失去了一个器官,前两天,胖子在北京接受了一场手术,把胆给切了。
他们这个公司的业务骨干,是三驾马车。就是三个四五十岁的老总。弟弟和他的小朋友们。这三位拉车小朋友,姓氏名谁不重要,但重要的是,这三个人,如今都不齐全了。
我弟弟失去了一节肠子,那二位一个没了胆,一个少了扁桃腺,这还是集团老总呢?进去的时候是全合人儿,出来的时候都缺了零件。你说我们这些做家属的心里啥想法?
既然集团老总都这样,那下面的人又是如何?
这年头,职场的压力非常之大。也好,也罢,这都不算啥?最要命的是,有的单为根本不让你关手机,要是再赶上个爱熬夜的甲方,或是境外的业务,那你就算是整个交代给人家了。
五更起不起,咱不知道。半夜肯定是睡不着了。
再加上同事之间的撕扯,甲方的难缠,还有那领导愤怒时摔在你脸上的文件!
啧啧啧,别老说孩子他爹就是挣点钱,成天啥也不干!说实话,在外搬砖,这点钱挣得不容易呀!
相互体谅吧!
回头接着再说,全职妈妈这个岗位的缺点。
当然最可怕的噩梦是,突然被通知下岗。要知道全职妈妈的下岗是双料开除,也就是说家庭事业两完蛋,这是这个工作最致命的缺点。
除此之外,还有家人的缺乏尊重,老公一句:“你挣钱吗?我养着这个家呢。”
这话可能发生在孩子四五岁的时候,更糟糕的是,可能发生在老二,四五岁的时候,你说你跟社会都脱节了好几年了,冷不丁听这么一句,心里难受不难受!
除此之外,还有来自孩子的不理解和轻视。
我记得有一年我弟弟的媳妇,那个全职的英太太,认真地填着一个表格,她儿子的学校要求小学新生的家长们报学历。英太太写下了自己的学历:研究生。大儿子惊讶地望着她妈说:“妈,你还是研究生呢,你也上过大学呀?”
英太太听了这话,心里五味杂陈,她慢慢地抬起头,只是说了一句:“我不上大学,怎么认识你爸呀?”
谁知此时上幼儿园的小儿子来了句童言无忌。
“妈,你到我爸他们学校里干嘛去了?”
孩子的这话让英太太心里顿时觉得很堵得慌。想想当初自己丈夫第一次实习的时候,到了一家工厂的库房,多个科目让他头晕脑涨,还是英太太帮着他做的账呢!
可如今呢,两个儿子会在作文里都提到,那个大城市的地标性建筑,那个什么中心,那个什么大厦,什么塔,那是我爸爸他们集团建造。
或者干脆就写:“那是我爸爸盖的!”
一个特别能够创造奇迹的奥特曼爸爸,和一个成天在家里接娃送娃,煮饭熬药的平凡妈妈。在孩子们的心目中,父母之间的地位差距是巨大的。
以至于,儿子有一次谈到自己和同学之间有矛盾的时候,专门去问爸爸,英太太想给他提个建议,大儿子随口就说:“这种特别复杂的人事关系,你不懂。妈,你该不到这个点上。”
这些都是全职妈妈的硬伤,那么怎么避免呢?
闲言碎语不要讲,直接给你俩锦囊!
首先,全职妈妈上任之初,估计那也是你们感情最好的时候,要给自己争取一份属于自己的利益。
看看这位全职妈妈。
我六堂弟的媳妇儿小辣椒,
她是和丈夫奉子成婚的。家庭进度条直接跳过了备孕,办了喜事之后就等着“洗三”了。丈夫希望她全职,以后在家带娃!
小辣椒挺着大肚子和丈夫谈判:“如果让我做全职妈妈,你怎么保障我的基本利益!咱家这婚房是你父母留下来的,以后万一有个风吹草动,我不能净身出户呀!”
六堂弟对此早就想好了,他说:“我的工资一半用于家用,另一半用于还房贷,而还贷款的这套房子,写你的名字。你想想,如果咱俩分道扬镳,那就得剁去我半扇排骨。这排骨,就是胜过千言万语的保障!
小辣椒听了这话,点点头,决定在家,踏实全职了。
丑话说在前面的婚姻保障,最好能够争取到。当然,如果实在是没有什么财产,俩人都是白手起家,那倒也不怕,因为你老公以后挣的每一分钱都有你一半,离婚同样也得“剁排骨”!
怕就怕那种夫家握有大量财产,而丈夫本身碌碌无为,收入不高,婚后财产没有,婚前财产一堆。一旦婚姻破裂,由于没有财产可以分割,妈妈净身出户!
从豪门里经历多年全职,光身出来,还把两个娃给人家留下的事儿,我亲眼见过。其状甚惨!
除此之外,就是另一个事儿。全职妈妈要给自己找个与社会的对接窗口。
很多全职妈妈都说自己特别忙,特别忙。说实话,这个特别忙,也是可以规划的。
孩子三岁之前就别提了,的确离不开人。那三岁之后呢,孩子上幼儿园的时间就属于你自己了,干点什么副业,哪怕是小时工,哪怕是收入少,也得找和社会的对接口。
还拿我六堂弟的媳妇小辣椒来说。
她一共生了两回。先是一对双胞胎儿子。六年之后又变出个小妞妞,如今连小妞妞也快到三岁了,这不,口罩一摘就给送幼儿园去了。
妈妈小辣椒呢,开始搞自媒体,在网上蹦蹦跳跳地教少儿英语,顺带手再卖点书籍,绘本,打印机啥的!
微商也好,主播也罢,网红也行,阿婆主也是,至于收益呢?听小辣椒说,弄好了,除了菜钱之外,还能把自己的保险钱挣出来。
这份工作有她的辛劳,一个内容输出的自媒体人必须要吸收各种知识,准备各种课业,这里面花的心思很大。
但收获也不少,一方面是有一种经济上的收入,而另一方面,
小辣椒在孩子们的心里也有了一定的地位。
“我爸爸是大学教授,我妈妈是UP主是网红,她是百万粉丝的大v。”
七岁的小儿子桃子,现在就这样向别人介绍自己的父母。我听了之后哈哈大笑。逗他说:“你妈是开副食店的,还百万粉丝,她光卖粉丝了,连芝麻酱都不卖。”
其实,妈妈远没有孩子说的那么邪乎,也不是什么大v。但是看到妈妈在那里录制视频,看到妈妈在那里整理资料,那种专业的态度,那种认真的精神,这给孩子输出了一种很阳光的妈妈形象。
小辣椒说:“我要做一个自律的全职妈妈,要有工作状态,我不能够成为那种成天穿着睡衣,胸前沾着饭粒子的邋遢主妇。我也不能做那种,成天张口闭口就是丈夫孩子,购物美容的家庭妇女。
我和这个社会是有连接的,我有自己的业务,我还可以穿着整齐的去找供应商谈判,我也会定期去参加推介会。
这样无论是在丈夫面前,还是在孩子面前,我都有一份职业的尊严。其实并不在乎做什么?而是在乎这个概念:
妈妈也是能够走到社会上去伸展一番拳脚的。妈妈也是有自己的独立工作的。虽然我的主要时间是在家里,帮你们洗衣服做饭,但你们不是我的全部。
如果把自己过度的,全部的,毫无保留奉献给家人,这既会给他们带来一种压力。
小辣椒曾对我说起了,他儿子班上同学的一位妈妈。
那位妈妈也是全职。整天起早贪黑,辛辛苦苦。
这位妈妈对自己的孩子说:“我每天做饭的时间超过五个小时,我早晨五点就起来给你准备早餐,每天光早点,咱就有六个菜,我为你付出了那么多……”
谁知她女儿听了这话,立刻不耐烦地白了妈妈一眼,说:“谁用你给我做六个菜的早餐,我吃个麦当劳早点,挺好,这些都是你自己要做的,和我没关系!”
这位妈妈听了之后非常伤心,独自回到卧室里哭泣。
后来,她把这件事情向小辣椒倾诉了,同为全职妈妈,小辣椒就劝她:
“不要把所有的重心都放在家庭里,你得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自己的选择,不要让孩子来买单。你张口闭口就是强调自己的牺牲,让她来买单,这样她会觉得压力重重。
做个快乐的,不抱怨不诉苦全职妈妈吧,这比做几道菜的早餐晚餐更重要!”
如今这位全职妈妈想通了。她报班学习了宠物美容,每周有三个下午,在宠物店里打工。虽说比较忙碌,但是她的脸上又看到了笑容。
其实,在当下的社会环境里,有的家庭的确需要全职妈妈,毕竟刚生出来的孩子没法直接送到幼儿园里,而如今各种课业的繁复程度,也不是孩子能够独立应对的。
打个比方,许多老师都爱留背诵的作业,而背诵的结果呢,就需要家长监督!更别提前一段时间网课了,印卷子打资料,上传早签到,孩子们简直需要一个全职助理,来配合老师进行教学,许多上班族对此叫苦连天!但在有全职妈妈的家庭里,这一切就可以顺利展开了。
我知道疫情期间有个全职妈妈,干脆在家里自办托管,帮儿子班上其他两个小朋友提供学习场地,准备午餐。这下还算做了个小生意。
最后说了半天。我还是想重申一句话。只有一个快乐的妈妈,才能够创造一个和谐的家庭。
做全职妈妈的人,遇事更要独立。不抱怨,不消沉。要以成人的冷静思维来解决问题。
不要把自己的快乐,完全绑缚在别人的赐予之上!
不要把自己的安全,完全维系在别人的良心身上!
你该有自己的降落伞,你该有自己的救生船!
全职之前往坏处想,全职之后往好处做。这个职业规划好了,同样大有作为!
祝天下所有的全职妈妈,都能够健康快乐!家庭事业双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