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桃子 >> 今晚报简介 >> 唐朝贵族的逃暑饮

唐朝贵族的逃暑饮

白癜风发红怎么办 http://www.jk100f.com/baidianfengzixun/yangshengyinhsi/34896.html

“冰山避暑。”

古人夏季饮食中,不少食物名称读来就有清凉之感:水晶皂儿、沙糖冰雪冷元子、槐叶冷淘、乳糖真雪……不胜枚举。唐代人们给一种饮品取名为逃暑,仿佛啜饮一杯,就能从烈日炎炎逃进浓阴,可消永昼。

唐代孟浩然写诗曾道:纳凉风飒至,逃暑日将倾。消暑、避暑还是慢,诗里用“逃”字,仿若避之不及一触炎气,人就得灰飞烟灭了似的。

从古诗文“酒正行逃暑之饮”“煮酒未成逃暑饮”“登舟命酒宾朋集,逃暑大饮宜满觞”中揣测,当时的逃暑饮,是酒一类饮品。陆游也有诗题为:逃暑小饮熟睡至暮。

诗人小酌一杯一直睡到了日落,真惬意。

唐代夏至有颁冰,朝廷于夏日赐冰给臣子消暑。韦应物描述道“九天含露未销铄,阊阖初开赐贵人”。而李德裕收到了冰块之后,因为觉得酒味过浓,想出了往酒里加冰块饮用的法子,即“冰寒郢水醪”。

郢州春酒在唐代有美名,宫中是有郢州酒匠造酒专供御用以及宴赐之用。宋代杨亿《中伏日省中当直》中有:“何处赐冰和郢酒”所说的是这缘故。《武林旧事》卷六凉水一则中有椰子酒、梅花酒的。

这样算来,夏日冰啤畅饮也能算是逃暑饮了。

唐代喝酒逃暑的行径也有豪奢版的。

《开元天宝遗事》中说杨氏子弟骄贵,每到三伏期间,就取大冰块,让匠人琢成山峦,围在宴席四周,座客虽酒酣却而各有寒色,甚至“有挟纩者”,炎炎夏日因为过度寒冷而披着绵袍绵被。

这在冰块难得的时期,确是拉满仇恨值。如今倒司空见惯,夏夜都开空调盖被子睡呢。

唐代权贵利用冰山普遍,诗句里有夏季宫廷“水精夏殿开凉户,冰山绕座犹难御”“冰山重叠贮金盘”的记述。冰块本身制冷,而雕刻成山石形状是兼顾陈设赏玩功能的。玻璃琼玉水晶山,寒气袭人。

除了酒,《清异录》中记载了唐代的清风饭:宝历元年,宫内订出了清风饭制度,制作清风饭进献给贵人。

清风饭的做法是用水晶饭、龙睛粉、龙脑末、牛酪浆,调和后放入金提缸,垂下冰池,等待其冷透再供进,只有大暑才制作。

这种食物看起来与吃过的用米做的冰淇淋有些相似。贵阳一带有类冷饮叫做冰浆,是拿糯米饭与冰搅碎做的。

上文提及冰山冰池,也都是可以用来冰镇酒水瓜果。在没有冰箱的时代,最是通行之法。明代《金》:“只见春梅拿著酒,秋菊掇著果盒,盒子上一碗冰湃的果子。”清代《红楼梦》中水晶缸里湃着果子。传世画作里也有小冰山,冰桃雪藕,西瓜菱角,有些还有酒注子。

“三伏,市上卖凉水”,六月江南姑苏民间街头挑担有卖冰,《清嘉录》中称冰里杂以杨梅桃子之类水果,称作冰杨梅、冰桃子。而鱼肆购买冰块保鲜,称为冰鲜。

诗人说“何事伏天钱好赚,担夫挥汗卖凉水”,实际上当时采冰是十分辛苦的劳动。《冰窖歌》中形容为“穷人爱钱不惜命,赤脚踏冰寒割胫”。

西狩堂主人奇光分享的明代吴彬月令图中有如人高的大冰山,想来杨氏子弟冰山避暑,应该差不多是这样子的大冰块吧。

朋友有不少文章介绍古人消暑的建筑冰室、冰鉴,而本篇小文简单介绍古人取冰雕做山的意趣妙用。清风饭、清凉饮之类的夏日饮食不少。散热之馔,逃暑之饮,古今皆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473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