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认读本课“闻、景、神”等16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交流,了解黄山奇石数量众多、形状奇特、生动的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对黄山奇石的赞美之情,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养成探索自然的兴趣。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黄山奇石的特点。难点:激发热爱自然的情感,产生探索自然的兴趣。三、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多媒体播放宣传片,教师扮演导游。提出问题:黄山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是大自然的瑰宝。它坐落在安徽省黄山市,有奇松、怪石、云海、温泉等天然资源,广受游览者的赞誉。同学们想不想去黄山一探究竟呢?(学生回答想去。)教师总结:今天老师就当一回导游,带领大家一起去探索黄山的一绝。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请同学们齐读课题。(二)整体感知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圈画难认的生字词。多媒体出示生字词,指名学生领读,教师纠正读音。明确:多媒体展示本课生字,结合拼音重点教学“闻、景、神”等生字。2.概括内容学生快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标画自然段。同学们都读出了哪些内容呢?明确:第1自然段介绍了黄山的地理位置;第2到6自然段描写了黄山的各种怪石。(三)深入研读1.分析奇石特点请同学们双手平放桌面,想象情景:我们现在就乘坐在黄山景区的大巴车上,大家系好安全带,我们一起驶入“黄山”,去欣赏黄山的各种奇石。①找一找:仔细阅读课文,坐在大巴车上的你看到了哪些奇石呢?你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吗?明确:奇石有“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等。总结得出黄山奇石数量众多的特点。②猜一猜:大巴车停靠休息站,让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你做我猜。同桌互成一组,一名同学做出老师大屏幕上奇石照片的动作。另一名同学根据动作猜测奇石的名字,并用自己的话简单介绍这块奇石。明确:“仙桃石”像个大桃子,“猴子观海”仿佛是一只猴子蹲在山头望云海,“仙人指路”就像一位仙人指向前方,“金鸡叫天都”像一只公鸡伸着脖子啼叫。教师组织活动,观察奇石图片,感受奇石形状奇特、生动的特点。2.体会作者情感乘坐着大巴车我们看到了数量众多、形状奇特的奇石,你现在的内心有怎样的情感?文章又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呢?再次快速诵读文本。明确:学生激动、高兴、流连忘返;作者饱含惊叹、赞美之情。3.写作技巧探究游览黄山的旅程即将到达终点,我们却发现作者对“天狗望月”“狮子抢球”等奇石没有进行细致地描述,同学们觉得这样安排合理吗?明确:合理。作者叙述详略得当,文章短小精悍,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四)拓展延伸仔细观察多媒体展示的图片,它们同样来自于黄山。请同学们展开想象,发散思维,说说它们又像什么呢?(教师展示课后图片,分析奇石形状,引导学生想象。)(五)小结作业教师小结:同学们,我们再来回顾一下本课所学内容:这节课我们欣赏了黄山的各种奇石,领略了黄山独特的美景。如果有机会,大家一定要到黄山去真正地体会那奇石美景。作业:背诵课文第2到5自然段,并当一回家庭小导游,向家人介绍黄山奇石。四、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