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需要多少费用 http://pf.39.net/bdfyy/bdfjc/150120/4561818.html
1.指导学生认识“猴、结”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结、只、空”的字音;会写“块、非”等7个字。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利用动作演示等方法正确理解“掰、扛、扔、摘”等词;积累“又~又~”形式的词语。
3.指导学生了解课文内容,结合插图,练习讲故事。
4.引导学生懂得做事要明确目标、有始有终的道理。
1.指导学生识字、写字、练习朗读、理解、积累词语。
2.引导学生懂得做事要明确目标、有始有终的道理。
2课时
第1课时
1.(出示猴子图片)大家看,这是什么动物?(猴子、小猴子)
2.今天,我们一起去读一个有趣的故事。(板书课文题目:小猴子下山)
1.引导学生画出本课生字,并借助拼音拼读生字。
2.引导学生读课文,找出课文中“又~又~”式的词语。
3.引导学生练读“又~又~”式的词语。
4.引导学生拓展运用。
(1)仿照课文,说一些“又~又~”式的词语。
(2)选一个“又~又~”式的词语进行说话训练。
1.出示生字“块、非、常、往、瓜、进、空”,指导学生认读生字,并口头组词。2.指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掌握生字特点。
3.重点指导书写“非、瓜、进”。教师范写,引导学生描红、仿写。非:注意笔画顺序先写左竖与三横,再写右竖与三横。
4.展示学生书写作品,并进行讲评。
把要求会写的生字一个写5遍,并各组一个词。
第2课时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齐读。
2.指名分段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小猴子下山,他先后走过了哪些地方?(板书:路线)教师请几位同学来接读这个故事。(教师在学生接读过程中及时正音。)
3.(出示图片)听完故事,你能把这些图片按小猴子下山的先后顺序排一排吗?
4.根据课文内容练说:小猴子下山,先来到了一()玉米地里,然后走到一()桃树下,接着走到一()瓜地里,最后看见了一()小兔子。
1.引导学生学习第1自然段。(1)引导学生自由读第1自然段。(2)指名读,思考:小猴子看见又大又多的玉米,他是怎么做的?
引导学生将“小猴子扛着玉米,走到(),看见(),就()”一句补写完整。
(3)指导朗读,练读第1自然段。
(4)齐读第1自然段。
2.引导学生学习第2~5自然段。
(1)(出示课文第2幅图)引导学生将“小猴子捧着桃子,走到(),看见(),就()”一句补写完整。
(3)引导学生依照学习第1、2自然段的方式,口头说说第3、4自然段的内容。
(4)(出示课文第5自然段)引导学生思考:“只好空着手”体现了小猴子的什么?(无奈)小猴子最后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去”?
1.学了本课,你觉得小猴子是一个怎样的动物?
(小猴子是一个做事不专心、三心二意的动物。)
2.过了几天,小猴子又准备下山。下山之前,你想对小猴子说些什么?
1.将小猴子下山的故事讲给家长听。
2.和家长交流小猴子的做法。
在教学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并采用朗读、填空、自由发言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