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秃顶,小辫子知名画家疑似侮辱袁老,画作

昨天桃子刷某音竟然刷到一个画家疑似丑化袁老的视频。

画中的袁隆平先生变成了大秃顶,后脑勺梳着小辫子。

脸上的皱纹也如沟壑一般。

联想到这个画家的其他作品,

真的是觉得这样的人也能成为知名画家吗?

或者真的是桃子不知道什么才是艺术和美?

而偏偏就在前天,正是袁老的92周年诞辰,

这个时候发生这样的事,究竟是巧合还是有人故意为之。

我们一起来看看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先是视频,“秃顶,后脑勺画根小辫子,网曝一画家的画作丑化“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桃子还在想之前因为侮辱袁老被判刑的案例就在眼前,怎么就有人敢明知故犯。甚至这个画作还被放在美术馆公开展览。

9月7日正是袁老的92周年诞辰,本应该是致敬缅怀院士的时候,竟然出了这样的事情。

我们先来看看是怎样的一幅画。

肉眼可见这是对照袁老的这张照片进行的二次创作,原图是这张。

而在这个画家的笔下,原本慈祥的袁老变成这样满脸臃肿沟壑相矛盾,原本轻微的发际线后移,彻底变成了地中海。

而最重要的就是在他画笔下的袁老形象,后脑勺竟然疑似还有一根小辫子。

为了严谨和避免误会,桃子这里用的是疑似。

桃子知道人的肖像画有时候是需要夸大人物的特征,但是这幅画整体的画风实在过于奇怪。

桃子换种说法可能大家就明白了,就是那种漫画里故意丑化的阴险狡诈,但是又有权势的反派角色。

这样一说是不是感觉瞬间就可以对应上了。

这是桃子从小就有深刻印象的相声大师侯宝林的漫画角色,

同样的夸大人物特征,但是整体看上去人物形象是灵动活泼,色彩是生动的。

桃子也是实在不解,这根线条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么违和又充满争议。

难道这就是艺术家的艺术品吗?

桃子不懂,但是我知道人的第一反应,并且画家笔下的每一处色彩每一根线条都不会是多余的。

甚至这在那些看不得我们好的有心人眼里,这简直就是可以用来讽刺我们愚昧、丑而不自知的又一笑料。

并且在美术馆挂着的画作不知是画幅不够,还是他自己或者工作人员都能感觉出来不妥,原画作的后脑勺部分被隐藏截去了。

只留下左边的面部和手部,但是这样一看这简直就是个光头。

之后桃子又去看了这位“艺术大师”的其他画作,画风恕桃子实在是对美术涉猎不多,我欣赏不来。

在百度之后还得知,他的画作还曾被《纽约时报》用以做为封面,就是这幅名为《打哈欠的人》。

现在已经被德国一博物馆收藏,之后还改名为《呐喊》。

这是百度百科里的介绍,大家自己看吧。桃子就不做过多介绍了。相信那时候的中国美术行业的艺术家,比桃子要更懂美术。

之后桃子又在想,他们会不会再次站在制高点来口口声声,惺惺作态的强调审美,是我们不懂艺术。

现在这位艺术家的某音账号已经设置成隐私状态了。

而他的微博账号也已经设置一键防护,无法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373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