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从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君从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导语:思念家乡,人之常情!

常敬已经在这座城市待了五六年了,期间从未回过家,不是不想回,而是不敢回。

“小东,愣着干嘛呢?快点把活干完好回家啊”一旁的汉子一边把门外的东西往屋里搬,一边喊道,下着大雨,还是早干完早回家的好。

这个时候的天气也是奇怪,明明前几天都热的穿短袖,今天突然就下起了大雨,气温也低了不少。

还真是三四月的天,说变就变啊。

那个叫小东的青年回头应了一声:“来了”。

然后走到常敬身旁:“敬哥,明天跟你请个假”。

“怎么了?”

“没事,就是今天来的时候家里小孩不舒服,刚才孩子妈打来电话,医院看看”

“行,有事就说一声”。

“好嘞,谢谢敬哥”。

“汗青,把外面那些桌椅板凳搬完就回家吧,剩下的活我来干”常敬看着外面所剩不多的东西,吩咐道。

“那就交给你来摆放了,我把东西放这就先走了”汉子也不客气,把东西放好,就去厨房将自己的物品收拾好准备回家。

“敬哥,我也搬完了,就先走了”小东也过来招呼一声走了。

这是一家不算大的饭馆,医院附近,来往顾客不少,生意倒也不错。

当年,常敬被人以投资生意为由,骗了不少钱,把家里人都气的不轻,因为常敬偷偷拿走了父母的存款投进去,和家里大吵一架,就离家出走了。

来到这座城市的时候,常敬已经没钱了,饿晕在这家饭馆门口,被饭馆的老板陈叔给救了。陈叔无儿无女,老伴几年前去世了,看常敬也算勤快懂事,就将常敬留了下来,将来也好有人给自己送终。

常敬没说自己是从家里跑出来的,只说自己是个孤儿,没有家人了。

饭馆在三年前就转给了常敬,常敬也算有能力,把当时只能做些简单面食、有几个座位的饭馆扩展到如今有厨房、有隔间、各样菜单的饭馆。就是陈叔自从两年前确诊出胃癌,没过多久就离世了。

常敬被收留期间亦是尽心尽力的服侍老人,也用心安排了老人的下葬仪式,算是没辜负陈叔的一颗善心。

将桌椅板凳摆放整齐,又打扫了一遍,看着没啥要干的,就准备回家了。

一抬头,时钟显示才八点半。

因为下雨的原因,客人也不多,所以就提前关门了。

刚准备锁上门,就听见有人喊自己。

“小敬?”

常敬转过头,是一个和自己差不多大的男子,怀里还抱着打包的食物,打着伞看着自己,面上有种意想不到的惊喜。

常敬也很惊讶,居然是自己的发小,自从当年离家出走,已经很久没见到家乡的人了。

“大坤,你怎么在这里?”

“真的是你?我还以为认错了”大坤笑着向常敬走去打招呼“我刚才路过去前面的面馆时,看到你在门口站着就感觉很熟悉,回来时就特地过来看看”。

“好几年没见了,你到这里是有事吗?”

“孩子身上起白斑,家里医疗条件不行,就被医院了,就在这饭店旁边”

“那严重吗?”

“慢性病,不好治”

“别急,总归是能治的,有事也可以来找我”

“放心吧,这都能碰见你,少不了你的”大坤笑着说道:“我今天就先回去了,买的饭别凉了,小孩还等着吃呢”。

“那我和你一起过去,顺便去看看孩子”常敬把门锁好,撑起伞往前走。

“行,你要去就去呗”大坤也跟着走去。

“没想到你竟然比我先结婚,连孩子都有了”

“我俩孩子了,小的太小了,就在家让他奶奶看着,没带过来”。

“那岂不是,我刚离家不久,你就结婚了”常敬算着时间说道。

“差不多,你结婚了吗?”

“行啊你,我还没呢”

“你要是留在家里,肯定和我一样也早就被父母催着结婚了”

“还真说不定”

常敬从路过的超市买了些东西给小孩,是一个挺安静的小姑娘,幸好白斑发现的早,目前还不算严重,每个月都要抽出一个星期过来治疗,平时还要不间断的喝中药,看着也是熬人,不仅是孩子,也是大人。

常敬有心想问家里父母的情况,看着面前的景象,又不太好意思开口。最后还是大坤的媳妇,打发了他们出去,不让他们在病房陪着。

坐在走廊里,常敬和大坤聊了很多,基本上都是大坤在说,常敬也了解到如今家乡的面貌。

家里父母安好,经常和大坤父母一起打牌、跳舞,姐姐也已经嫁了人,离得不远,平时基本上每天都回去看看父母,家里人也都期待常敬能回来看看。

当时一起上的学校如今已经被别的学校合并,不再招收学生,后来改建成了幼儿园;以前经常跑去游泳、摸鱼摸虾的小河也干涸了,倒是护城河,有一段开发成公园,还在上面建了几座桥,还挺受人欢迎的。

“我们那院子变化不大,就是附近多了些建筑,你回家要是找不到地方,可以给我打电话,肯定过去接你”

“院子里的人还是那些吗?”

“没多大变化,就是少了些人,也多了些人,总归是一家人”

“我种在院子里的梅树呢?”

“你还记得呢?”

“那当然,这可是被我爸打了一顿才拿到的”

“那你就回去看看,都等着你呢”

那株梅树是常敬从学校梅园里带回家的,之前学校组织植树活动,常敬就将一根老师给的梅树枝种在了梅园,老师告诉他只要好好爱护,将来就能从一根木枝长成大树,他听了之后感觉很新奇,就种了下去。

刚开始还很期待,时间一长,就抛之脑后了。

却在两年后,意外看见那里真的长出了一棵新的树苗,想着自己快毕业了,可能看不到它长大,就把树苗给移植到了家里,结果被看见的同学告状给他父亲,说常敬偷学校的梅树苗,父亲回到家看到常敬正在栽树,气不打一处来,捡起一根木条就打过去。

打过之后,父亲听了常敬的解释,又问了学校的老师,这件事才算揭过。

可是几年过去,那棵树还是没开花,倒是慢慢悠悠的长大了不少。

当天晚上,常敬就梦到自己回家了,还看见了院子里盛开的梅花。

不过,常敬终是要失望的,他移栽的那棵树苗不是梅树,而是桃树,想来应该是谁吃了桃子将桃核扔在里面发了芽,又或者真是别人种在里面的,可看着那颗柔柔弱弱,结出来的桃子也又小又涩的桃树,还是更相信第一种猜测。

借用诗句:唐代王维《杂诗三首·其二》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您是刚从我们家乡来的,一定了解家乡的人情世态。

请问您来的时候我家雕画花纹的窗户前,那一株腊梅花开了没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450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