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在眉山,新消费与老牌辣酱厂决定休

记者

韦香惠

编辑

牙韩翔

1

“女生几乎都打不开老干妈的盖子,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它也没想过要去改变。老干妈的包装从现在00后的美学角度上看,它肯定是不潮的。”复合调味料新品牌“佐大狮”创始人戴振的这番论调,似乎在佐证着辣椒酱领域新消费浪潮正来势汹汹地碾压传统品牌。

辣酱这一近乎沉寂的传统行业,在今年成为新消费品牌们“围猎”的新目标。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中国辣椒酱行业市场规模从年亿元增长至年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4.8%。最新的一轮融资是四川川娃子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川娃子”)公布的,它在近日完成了3亿元A轮融资,由高榕资本领投,厦门建发及相关机构跟投。在李佳琦的直播间,它曾经3分钟内卖出50万瓶。

四川眉山,则成为了这种新浪潮与老模式交织碰撞的聚集地。

位于眉山的“川娃子”不仅仅出售自己的品牌的产品,也是佐大狮、加点滋味和禧宝制研等品牌背后的代工厂。而海底捞旗下的佐餐酱“好好吃饭”背后的调味品品牌,则是由吉香居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香居”)代工。锅圈食汇的调味品则来自四川味之浓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味之浓”)的工厂。此外,来眉山寻找辣酱代工厂还有部分网红品牌,比如蜀中桃子姐、蝉子姐姐、杨大爷等。

四川本是吃辣大省,而眉山有着加上“泡菜之城”的产业基础,在过去时间内形成了超过百亿元规模的调味品产业。不过,在过去两三年时间里,眉山本地的调味品工厂从70多家掉落到现在的20家左右。除了规模较大的老牌工厂能够在疫情和新消费浪潮之下存活,大部分小厂因为缺乏研发人才,且机器设备老化等因素被市场淘汰。

眉山泡菜城

新消费浪潮对眉山的冲击是潜移默化的。

一开始,传统辣酱工厂抗拒新消费的到来。四川味之浓食品有限公司曾经招待过几个来自安徽的年轻人,他们计划创业做一款辣椒品牌。味之浓是眉山一家综合调味品企业,除了自己品牌之外,提供OEM定制代工服务,占比35%以上。

但合作没能愉快地进行下去。“产品定价和传统辣酱差太多了。”提出质疑的人是味之浓的营销总监赵李成,“按照他们的设想,这款辣椒酱的售价至少在30元以上,而大部分人买的辣椒酱都在10元左右。”

基于多年的从业经验对消费者的了解,赵李成认为对方的定价并不现实,从而带来的销量问题也会增加他们的加工成本。“我们代工需要花精力、人力、物力调试研发设备,这些都是成本。如果产品做出来货卖不掉,大家都亏了。”赵李成说。

与老品牌相比,新一代复合调味品价钱普遍价格更贵。新式调味品牌加点滋味、禧宝制研差不多规格的拌酱,单价多在25-35元区间。而味之浓的自有品牌“好味多”价格在14元左右。

赵李成认为新消费品牌的定价一大部分是来自高昂的营销成本。

“依靠粉丝流量可以带来一时的增长,但产品定位造成的价格偏差在线下就会充分暴露出来,甚至线上也存在复购的问题。”对于新消费品牌运营所擅长的线上营销,赵李成对其持续性并不看好。“我们卖了几十年了,一些无形的资产,新消费拿什么来比?”

赵李成的信心来自于传统品牌的渠道体系。味之浓全国业务人员有上万个人,除了传统的商超、批发、干杂店渠道外,还包括早餐店渠道、学校矿工渠道、礼品团购渠道等新渠道产生额外收益。

但是味之浓们低估了年轻一代消费者接受溢价的能力。

今年“双11”,加点滋味天猫旗舰店首日实付金额突破万元;均价30元左右的虎邦辣酱线上全平台累计销售万罐以上,销售额整体较去年同期增长60%;而禧宝制研今年7月上线天猫店铺,一个月内销售量在8万瓶以上,成交均价为29.8元。

加点滋味辣酱产品

这背后的根本原因是,传统复合调味料未能突破的年轻一代市场被新消费品牌们打开。

DT财经今年6月的调研数据显示,一二线城市中,每周都要做几次饭的年轻人,占比达到48.1和55.8%,四五线城市达到41.9%和39.6%。“用一包料解决一道菜”,正成为时间不多、厨艺有限的年轻人们下厨房的潮流。加点滋味约70%的销量由25-35岁消费者贡献,比传统调味品用户年龄段低5岁左右。

除了厨房以外,一人食、办公室工作餐、外卖等其它场景,也是新品牌们的突破口。此外,通过产品概念升级、外包装颜值打造,新品牌凭借更年轻的品牌定位、更高级的品牌调性,进驻了更多高端渠道。目前,加点滋味已铺设盒马、Ole、Blt、便利蜂等零售渠道的超家门店;禧宝制研也在向高端商超、便利店渠道拓展。

在年左右,新消费品牌逐渐形成规模并且走出可行的模式,也对产能提出了更多要求,代工需求随之暴涨。而眉山的老厂们,则开始逐渐尝试着接纳这些“颠覆者”,并试图把握住机会。

年,海底捞推出下饭酱子品牌“好好吃饭”,吉香居成为其合作代工厂。“最开始海底捞找到我们的时候,公司内部是有不同的声音。”吉香居营销负责人闽锡祥对界面新闻说,公司有部分领导质疑海底捞布局佐餐酱能够达到多大的市场规模,如果量不够,就要承担高昂的代工成本,得不偿失。此外,作为竞争对手,在生产工艺上有可能造成商业机密泄露。

但在闽锡祥看来,吉香居与海底捞这样的大公司合作,对于业绩帮助只是一方面,其看中的是接触新消费价值观的机会。基于此,让他在早期说服吉香居高层决定与海底捞长期合作时,能够排除阻力。

“这一品类基本上都交给我们做。”吉香居大区总监窦成良说,目前,双方每年在下饭酱业务板块的合作规模达到几千万,后来海底捞推出自热火锅,蔬菜包业务也与吉香居合作,各项加起来业绩每年可达1到2个亿。

海底捞“好好吃饭”拌饭酱

新消费的模式也确实让传统辣酱厂们眼前一亮,尤其是他们不相信味蕾,只相信数据。

“与大企业合作的时候,任何环节的变动都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批,他们不会因为我们有加工经验就轻易妥协,他们更相信数据。”闽锡祥介绍,海底捞曾因一项工艺和吉香居进行长达近一年的测试和沟通,而最终在大量的数据面前双方才能达成共识。

新品牌在产品创新层面并没有创造性,而是从现有的味道中筛选出更可能获得用户喜爱的口味。筛选机制取决于社会大多数人消费行为背后的数据表达。

以自嗨锅旗下的复合调味品品牌“小七厨房”为例,它的口味选择主要通过数据。基于对市场消费数据的分析,小七厨房发掘出了适合做成复合调味料产品的口味。自嗨锅品牌事业群的市场经理金丹介绍,他们在研发的过程中参考的数据维度包括餐饮渠道,下厨房、豆果美食等垂类平台,以及微博、小红书、抖音等社交分享平台上受欢迎度高、讨论度高的口味和菜品。

加点滋味也是抓取社媒平台美食热点、对电商平台用户评价作语义分析,把美食纪录片作为选味资源库,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80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