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第二十九回有这样一段:
凤姐儿知道鸳鸯等在后面,赶不上来搀贾母,自己下了轿,忙要上来搀。可巧有个十二三岁的小道士儿,拿着剪筒,照管剪各处蜡花,正欲得便且藏出去,不想一头撞在凤姐儿怀里。凤姐便一扬手,照脸一下,把那小孩子打了一个筋斗,骂道:“野牛杂种,胡朝那里跑!”那小道士也不顾拾烛剪,爬起来往外还要跑。正值宝钗等下车,众婆娘媳妇正围随的风雨不透,但见一个小道士滚了出来,都喝声叫“拿,拿,拿!打,打,打!”
幸好贾母年高有德,听完王熙凤的回报,连忙吩咐贾珍快带了那孩子来,别唬着他。“小门小户的孩子,都是娇生惯养的,哪里见的这个势派。倘或唬着他,到怪可怜的,他老娘岂不疼的慌?”后来又给果子吃,又给了几百钱,算是弥补了部分王熙凤的过错。
?王熙凤和贾母的作风形成鲜明对比。
蒋勋曾说:贾母就像一颗定海神针,到最后树倒猢狲散。
王熙凤的盛气凌人也预示着贾家的衰落。
?记得我小时候,被大伯家二姐和大哥忽悠去偷黄奶奶家桃子,他俩把风。一个桃子没摘到,就被黄奶奶发现了。她破口大骂,撵我四处逃跑。刚巧被大伯看到,他嘲笑我说:还是大队长呢!居然偷人家桃子,看你妈不打死你!
我妈妈哪能受得了这样丢脸,暴打我一顿。
我还记得当时姥爷也在我家,他没做声,好像的意思是:小孩子淘气,摘几个桃子吃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很多“得理不饶人”的人,揪住一点点把柄,站在“道德制高点”,去肆意践踏别人的尊严。像王熙凤这样根本不把一些人的命放在眼里。
我们还是要像贾母那样,慈悲为怀,虽然自身享受荣华富贵,却对人、对事心存莫大的悲悯。
愿你心怀悲悯!
愿你平安喜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