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滴翠峡以幽深秀丽著称

为什么说滴翠峡以幽深秀丽著称?

小三峡的第三峡——滴翠峡长20千米,峡区绝壁连绵,群峰竞秀,凌空瀑布,一江碧流,竹木葱茏,群猴攀援,饶有野趣,有“幽哉,滴翠峡”之赞。滴翠峡两岸夹江成一线天,无处不苍翠,有水尽飞花。它既有拔地而起的庞然大物,又有玲珑剔透的纤巧小品,“水帘润”、“仙焦林”、“群仙迎宾”、“鹦鹉戏屏”等景点无不多姿多彩,耐人寻味。

在滴翠峡下行舟,游窖常常会感觉到天下雨了。抬头一看,是那百丈悬崖上,终年有股泉水喷出,化作银丝细雨,纷纷飘洒而下,这叫作“天泉飞雨”,为滴翠峡一绝景。游到滴翠峡登天峰,“小三峡游”至此结束。游客下船后,可以到河滩寻觅三峡石。小三峡石子,色彩斑斓,是小三峡的精灵,只要留心一看,船前船后、船左船右到处都是石子,清清的河水也在石子上缓缓地流淌着。这石子的形成,是经历了亿万年水的侵蚀,流水的冲刷,相互摩擦,彼此撞击,磨去了棱角,表面非常光滑。其圆扁厚薄不一,像麻雀蛋、像鸽子蛋、像鸡蛋、像鸭蛋、像鹅蛋,形态各异,琳琅满目;有白的、红的、绿的、黄的、青的、紫的,还有各种颜色交织在一起的。

尤其弓人入胜的是有的三峡石上有各种花纹,构成各种图案,有的象山、有的似水,有的像兽、有的似鸟,有的像人、有的似猴,犹如一幅幅、一件件自然的艺术品。游客可以在成片的豌石滩上漫步,精选一些漂亮的石子带回去,可作纪急,可送亲朋好友,也可放在水仙花缸里欣赏。游客还可以登上左岸新修复的60余米栈道游览。站在横跨大宁河的钢缆吊桥上,可眺望大宁河与马渡河交汇处的秀丽风光。如果换乘“柳叶舟”返回巫山城,途中可有另一种情趣:-叶叶轻舟似一只只灵燕,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或是迂回绕滩,或是急流逐舟,一幅幅天然图画如飞掠过,这就是“下水赏舟玩滩之乐。

为什么说巫山神女溪是三峡工程蓄水后新增的标志性景区?

神女溪,当地人又称为“美女溪”。上游官渡河、中游紫阳河、下游神女溪,全长31.9千米。神女溪是随着三峡工程建设而新开发的旅游景区,距巫山县城20千米,位于神女峰对岸、巫峡南岸,溪内山高谷深,处于人迹罕至的原始状态,年三峡库区蓄水米水位后,可乘神女溪旅游船驶入。神女溪下游景区,巧夺小三峡之奇秀,更胜大三峡之雄险,虽为巫山之山,却似桂林漓江之水—静绝,清绝,绿绝!自七女潭沿溪而进,满眼皆绿。峰回溪转,隐天藏日。阔不过丈,窄不盈尺。神女溪峡谷水清石奇、植被良好、如梦如幻、奇境仙居、原始古朴。

景区风光绮丽,静谧宜人,置身其间,恍若与尘世隔绝。神女溪一线天风光是攀岩探险者的乐园,乘船往溪流上游寻行,可以到达两河口一线天深处、净坛峰风景区。如再往前行,峡润变得窄挤,水流十分湍急,至今无人企及。神女溪在三峡工程未蓄水前是三峡旅游线上的一处处女地,三映工程给神女溪带来了生机,二期蓄水已使水位上涨、水面趋于平稳;三期蓄水后,游客可到溪内峡谷纵深处探秘,优美的风景与原生态居民“惊现”在游客面前,昔日只有少数摄影爱好者知道的奇峰丽景,而今已成为三峡游的新亮点。

为什么说瞿塘峡是长江三峡的魂?

瞿塘峡西起奉节白帝城,东至巫山的大溪镇,全长8千米,在三峡水库未蓄水前,峡内江面最窄处仅几十米,最宽处也不过米。三峡中,瞿塘峡最短、最窄、最险,最为雄伟壮观。因此,瞿塘峡被称为三峡的“魂。瞿塘峡内风光独特,名胜古迹众多。长江在这里切开七山背斜的中生代石灰岩,形成陡峭的峡谷,两岸双峰欲合,断崖干尺,绿苎青藤,好似绣幕高悬。峡中江水排山倒海,浪舞群獅,势如山崩,声震数里,实属天下奇观。难怪古人有“便将万管玲珑笔,难写瞿塘两岸山”的诗句。

在瞿塘峡西口,赤甲山雄跨江北,白盐山耸立江南,隔江对峙,绝壁如削,真可谓天开一线,峡张一门,长江上游之水汇于门下,争路夺流,激起干堆雪浪,这就是“白盐赤甲天下雄,拔地突兀摩苍穹”的“夔门”。民间有“青城天下幽,峨眉天下秀,剑门天下险,夔门天下雄”的说法,也证明了夔门的雄奇。据《奉节县志》载:“赤甲山不生草木,土石皆赤,如人袒背,故曰赤甲。”每当盛夏烈日斜照,红色的岩石就像一堆熊熊燃烧的烈火,形成“赤甲睛晕”的美景,于是人们又叫它火焰山。雨后初睛,云雾环绕其间,它又像一个白玉盘托着红色仙桃,所以赤甲山被称为桃子山、仙桃峰。

白盐山在长江南岸,因岩石青白、色如白盐而得名。清晨旭日睛晖洒在白盐山上,石泛银光,灿若积霜,因此,古人称此景为白盐曙色”。它和“赤甲睛晕”等共同构成了著名的“夔州十二景”。瞿塘峡还有一个奇观滟澦回瀾”,说的是在瞿塘峡西口,原有一块巨石兀立江心,砥柱中流,那就是古时船工望而生畏的滟澦石。每当秋冬水浅,它便显露江心,长约30米,高4米,好似一头巨兽横截江流。夏季洪水暴发,一江怒水直奔而下,狂腾空而起,涡流百回千转。船过此处,极易触礁。只可惜现在只能通过老照片一睹它的尊容。

年,毛泽东主席视察三峡,研究兴建三峡工程的时候看到滟濒堆,对身旁的周总理说:“何不炸掉?”年冬,长江航道管理局的工程技术人员在滟灏堆下面装了20多吨炸药,随着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滟灏堆“灰飞烟灭”。瞿塘峡的摩崖石刻,绵延百余米,上下数十米。它们最早出现于宋代,共有数十块,篆、隶、楷、行俱全,因过去曾用石灰封存过,所以又叫“粉壁。而冯玉祥将军的“踏出夔巫,打走倭寇”更是畅抒了抗日决心。翟塘峡内,景观相接,风光雄奇,恍若一幅神奇的画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445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