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哪个医院安全 https://m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
我们从有诗歌以来,见识了无数不知作者是谁的佳作,或者是作者籍籍无名,但诗作传唱千年的作品。这个现象似乎从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就开始了。但是一首诗作能够传唱无数年,与是不是有明确的作者,或者作者是不是大家,其实没有太大关系,只要它有能让人记住的东西就够了。
今天我们要说的一首佳作,倒是有着明确的作者,但从今时今日来看,作者只能算是一位无名之辈。徐君倩,南朝梁时人,曾为湘东王咨议参军,生卒年都已无法考证,但他博学多才,善为巧变新声,也是个走创新路子的人。
徐君倩·共内人夜坐守岁
欢多情未极,赏至莫停杯。
酒中喜桃子,粽里觅杨梅。
帘开风入帐,烛尽炭成灰。
勿疑鬓钗重,为待晓光催。
光看诗人的名字,很容易让现代人误以为是一位女子,实际上却是个能力出众的男子,虽然在如今属于无名之辈,甚至很多人都没有听过他的名字,但在当时,他的诗作可是拥有一群“粉丝”的,并且都还愿意学习他的作品。
这是一首诗人与妻子在除夕夜,享受丰盛的美酒佳肴之后,两人共坐房中一起彻夜不眠,守岁以待新年,一派浪漫温馨的景象。
从诗的第1句至第4句,诗人描绘的是除夕夜一家人(也许就是诗人夫妻2人?)吃年夜饭的情形。第1、2句说,除夕夜来临,一家人开开心心,围坐桌前,怎么都说不够那些欢乐的事情,于是席上众人热热闹闹喝着酒,一杯又一杯,根本停不下来。
第3、4句说,他们夫妻都很喜欢那种桃子酒,用桃子浸泡的果酒,很是好喝;同时还喜欢吃那包着杨梅干的粽子。
从这两句诗可以看出,夫妻二人的饮食习惯完全是依照江南的习俗。一直到今天江南民间都有用鲜果泡入米酒制成的果酒,而杨梅更是江南地区的特色水果。
徐君倩虽是东海郯县人,也就是今天的山东临沂人,但他在江南的湘东王手下当差,可以想象他的饮食习惯入了乡并随了俗了,由此也可以知道他应当是在建康任上写的这首诗。
从第5句开始,诗人开始描绘夫妻二人在房中守岁的情形。第5、6句说,那除夕夜的晚风吹开了门帘,扰得纱帐轻摇;时间应是进了后半夜了,桌上点着的蜡烛已经快燃尽,火盆中用来取暖的木炭也快烧完。
我们常常提到的诗意也正是体现在这里,脑海中想象着这两句所呈现的画面,虽用平淡的句子,却充满了清新的诗意。这是我们看到魏晋六朝时期冬夜诗句的上佳之作,与一首吴地《秋歌》中“秋风入窗里,罗帐起飘飏”相较,句意相似,诗意却各在秋冬。
再看最后两句,“勿疑鬓钗重,为待晓光催”,这是诗人用两句话来描绘妻子守岁时的画面了。从字面解释意思就是,不要疑惑她头上钗饰过重,她只是等待天光来临,因困倦而垂头的。
实际上我们可以从中读出几层意思。首先我们可以知道诗人的妻子到深夜了,也没有卸妆,没有卸下头饰,这应该是对丈夫的一种尊重。这件事情上,习得了不少我国古老传统的友邦日本,如今的很多女子在丈夫睡前都不卸妆,想来也是这个原因。
其次,诗人说的是妻子在垂头,显然是因为深夜时分,难忍困倦,只得强撑着,与夫君一起守岁,等待破晓来临。至于头饰,估计无论重不重都阻止不了妻子的困意啊。
全诗只有8句,却营造出一个我们以往很少见到的夫妻二人共同守岁的画面。守岁之时房中发生的一些事情,让整个画面变得非常温馨,几句简单的诗句却显得清新而又温情。
如果认为除夕夜就诗人夫妻二人守岁也无不可。诗人先用4句诗把年夜饭的丰盛点出,又将江南特色的果酒与杨梅干粽子点出,让人不自觉就进入一个欢乐的场景。
最后诗人又将后半夜的烛尽炭成灰的画面送到眼前,分明是一个深夜时分。而后诗人笔锋一转,将眼前人为与檀郎相携守岁,强撑睡意,但已不自觉垂头的画面呈上。分明是一个可爱的人儿。
如此种种,简单的8句诗,将一个浪漫温馨的画面自然而然地送到所有读诗人的眼前。哪怕诗人真是一位无名之辈,单单存世的这一首诗,就已经让他在很久之后的未来,都会被很多热爱诗歌的人们记起。
想了解更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4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