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的装饰艺术都有哪些你知道吗

宜兴紫砂壶历史悠久,它在原材料、造型和装饰,对“非遗”保护及其文化内涵是民族智慧和创造力丰富的使用。陶瓷师傅把对大自然美的感悟采用多种技法凝聚在紫砂壶上,它的装饰技法有雕刻、纹泥、填泥等,使紫砂壶具有文化韵味和审美情趣。

中国传统意义上的美学要素是“意境”,也可以说是形与意的辨证统一关系。它强调的是抽象美和具体美之间的相辅相成,共同支撑,而非一眼看穿的意境,需要观赏者慢慢品赏。宜兴的紫砂壶恰巧与这一点吻合,其装饰技术的方法多种多样。“方匪一式,圆不一相”的造型本身就是一种装饰美。从视觉效果看,紫砂壶可以分为“光货”和“花货”两大类。壶身、壶嘴、壶把和壶盖处处都是艺术创作者对其赋予生活情感的艺术创作处理。

光货大致是通过线条和平面来对整个壶进行完整的塑造,将线条和平面完美结合应用于壶口、壶底、壶盖和壶身。对于艺术创作者来说,这样做或使之具有稳重感,或增强壶之韵律和气场,或富于其质感和年代美,或使其散发出端庄大气之美,又或以钢并柔、气韵十足。

光货:「汉棠石瓢」陈清法

花货则是艺术创作者在对壶本身进行基础塑造后,对其锦上添花,赋予各种栩栩如生的造型。比如“南瓜壶”,那一瓢一囊的壶身加之壶盖上蔓延至壶身的南瓜叶,纯粹的就是一只熟了的南瓜;再比如“寿桃半提壶”,艺术创作者将手工捏造的小桃子一个一个用紫砂泥黏在壶把边,就像一棵树上长出的寿桃一样,垂涎欲滴。

花货:「梨」陈清法

简而言之,光货多了一分稳重,花货多了一分活泼;光货显得庄重,而花货显得唯美。但各有各的千秋,各有各的爱慕者。

紫砂装饰除其本身造型之外,最常用的便是陶刻。紫砂壶的陶刻,就是在紫砂壶还是生坯时期,陶刻者用钢刀在壶身上镌刻文字或图案的一种方法。陶刻装饰,一面刻字,一面刻画,把书画艺术的“笔味”与金石篆刻的“刀味”集于一体。

高潮龙

陶刻装饰的总原则讲究书法、诗词、词章短句、画意的“切壶、切茗、切情”。紫砂壶的陶刻注重个体书法,利用正、草、隶、篆等各种不同的书法来配合各式型体,壶文相印,使之意境得以更深层次地升华。

紫砂陶刻涉及到诗歌创作、绘画及篆刻艺术,对陶刻者的艺术修养、艺术境界都提出相对比较高的要求。中国文人自古以来都擅于在器物上绘画作诗,比如扇面、砚台等都可以成为他们的艺术创作载体。自从紫砂壶问世以来,宜兴人与紫砂壶日夜相伴,就如同闺中密友一样不可或缺。烧制而成的熟壶也就成了宜兴人休闲时光或招待客人的新宠。家家户户茶几上、茶盘上随处可见的紫砂壶,里面泡着一壶宜兴红茶,三五老友围聚一起,实在是享受生活。

紫砂壶书法装饰,多是选择古代诗词名家与茶、茶壶有关的诗句,也有陶刻者为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而创作的诗词歌赋,并用自己擅长的陶刻技术将其篆刻在壶身两面。经过陶刻装饰之后的紫砂壶,更有了一些书香气息。品茶之余,欣赏一下诗句,别有一番滋味。

除了陶刻艺术,其余还有镶嵌、包漆、描金、画彩釉、挂满釉、泥绘、绞泥、贴花、印花、镂空、浮雕、剔红、珐琅彩绘等,大多流行于清初康、雍、乾时期。紫砂装饰图案不宜太复杂,力求传神。题材多为人物、山水、花鸟虫鱼、梅兰竹菊等,采用白描的艺术手法,画面留白较多,不太满、太露,只点缀一些关键元素,而把想象的空间留给观赏者。紫砂泥讲究纯粹,即原矿泥料,用其塑造出的紫砂壶才算不忘初心。那么紫砂壶上的装饰技术,以其独有的装饰手法传递出另一部分人的心境和性格,与紫砂壶创作者的内心世界融为一体,不仅丰富了紫砂壶的艺术魅力,也体现出了一定的人格魅力。一把壶虽然只突出表现了一定的客观对象,如方器、花器等等,但其实也体现出了作者的审美、品格、才识等等。一把“掇球壶”,邵大亨体现出豁达洒脱,而程寿珍则体现出豪放果断。

而近几年兴起的柴烧装饰技术,也使得紫砂壶颇受人们喜爱。它需要的只是艺术创作者对窑温的要求,窑温可高可低,烧制出来的紫砂壶色彩带着一丝神秘,又略带一些摩登,甚是独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454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