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在线咨询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257514.html
文章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在年的时候,一个科学家曾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将一群学生按照眼球颜色的差异被贴上“优秀生”和“差等生”,然后分为两组以不同的态度对待。
结果一点也不令人意外:被贴上“优秀生”的学生们,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性格开朗乐观很有自信。而被贴上“差等生”标签的学生们,却整天垂头丧气自卑胆怯,学习成绩大幅度下滑。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特点,如若父母或他人给孩子贴上“笨孩子”,“胆小鬼”,“差等生”等一系列标签后,就会将孩子潜藏的才华和优点抹杀掉,让孩子为他人给的标签困扰一生。
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是一种自我印象管理,就是当他人给自己贴上标签后,就会在大脑里产生这种印象,自己就会不自觉地去向他人给的标签靠近,这就是“标签效应”。
一、当孩子被人贴标签,他会做出印象管理
▲孩子被叫做“大懒虫”时,受到他人给的标签影响
邻居高大姐,是一位嗓门很大、豪放言语比较犀利的妈妈。看到自己家八岁的儿子整天不爱洗脸,不爱刷牙,就经常喊儿子“大懒虫”。刚开始高大姐喊儿子“大懒虫”时,儿子还会反驳几句,然后会磨磨唧唧地刷牙洗脸。但是,听到妈妈每天还是喊自己“大懒虫”,就真的觉得自己很懒,干脆什么都不干了。
▲被老师称为“笨孩子”,大脑会自动保存老师的评价
记得在读小学的时候,数学老师是一个很严厉脾气很暴躁的中年妇女,对于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同学毫不留情面,常常恶言恶语地批评同学们,还给几位数学成绩不及格的同学取绰号叫做“笨孩子小队”。到小学毕业时,被老师喊了六年的“笨孩子小队”的同学们的数学成绩越来越糟糕。
▲当有人喊“害羞鬼”时,会影响孩子的言行举止
住在我们单元三楼的小张,每次接孩子放学后看到我,就让孩子喊我阿姨。但是,孩子性格比较内向不善言谈,比较拘谨。小张就一再要求孩子喊我,我说你别为难孩子了。小张就说孩子“真是个害羞鬼!”,结果孩子更加紧张,见到陌生人来到自己家里,就躲到自己的房间。
他人或者父母对孩子的评价都会或多或少的给孩子带来一定的影响,让孩子的性格和生活以及学习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是父母的评价会对孩子带来很大的影响,甚至会影响到孩子的一生。
二、父母给孩子“贴标签”,影响孩子的人生观
导致孩子变得自卑胆怯
桃子的妈妈对孩子的教育比较严格,在桃子小时候就常常把桃子关在家里看书,写字,背唐诗宋词。每当桃子背错了诗句,或者写错字时,都会被妈妈喊:“你就是个笨孩子!”直到桃子上高中住校后,妈妈才停止喊桃子“笨小孩”。现在的桃子虽然已为人妻,但是,性格却还像小时候一样胆小,不愿与同事们过多的交往。桃子说自己仿佛这辈子都逃不出妈妈给自己贴的“笨小孩”的标签了。
将孩子的才华抹杀
最近在读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推荐的一本具有影响力的书《你当象鸟飞往你的山》。作者塔拉在十七岁之前从未上过学,却成为了英国剑桥大学历史学的博士。其中塔拉的父亲就是一个很固执,有“躁郁症”的父亲。当看到塔拉学习跳芭蕾舞时,觉得女孩子穿的太过暴露,并且说塔拉比较笨,是学不好的。
就此,塔拉的芭蕾舞变戛然而止了。面对父亲一再的打击和阻止,塔拉直到十七岁时才去上学,还被父亲视为“叛徒”。最后导致塔拉精神上受到严重的创伤,曾经几度想要放弃自己的学业。
在孩子的心里,父母是自己至亲至爱,永远不会伤害自己的人。但是,现实中伤孩子最深,给孩子贴标签从而影响一生的往往都是至亲至爱的人。对于孩子来说父母对自己的评价就像是“一颗定心丸”,一道温暖的阳光,会一直支持自己,温暖自己照亮自己。
三、对于孩子出现的不良行为,父母应该如何引导
◆每个孩子的内心都是都住着一颗“魔丸”
每个孩子小时候到成人之前内心深处都住着一颗“魔丸”,每个孩子都有哪吒的影子。但是,他们的天性是纯洁,善良,有担当,并且,都有一颗勇敢心。
今年爆款电影《哪吒》里的李靖夫妇给父母上了最好的一堂教育课。面对自己的孩子被人误解,被人嫌弃时。他们拿出了父母该有的宽阔胸怀去接纳孩子,去鼓励孩子,去用自己的爱,甚至生命去感化孩子,让哪吒内心的“魔丸”得到控制的不是乾坤圈,而是父母的爱。
◆发现孩子的优点,给予孩子鼓励和帮助
清朝有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更是一位名臣的曾国藩,依靠自己的实力,在不贪污不受贿的情况下创下了十年七次升官,连跃十级的记录。但是,这样一位名人,却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是一位神童。曾国藩其实天性比较愚笨,考秀才考了十几年才考中。
而梁启超十一岁时就考中了秀才,李鸿章十七岁时中秀才,都要比曾国藩聪明多了。但是,曾国藩并没有放弃,在父母的鼓励下,最终成为了晚清名臣,也得到了很高的评价:予于近人,独服曾文正。
每个孩子都是哪吒的化身,只需为人父母的我们拿出足够的耐心和爱去正视孩子的行为,潜心教导孩子,孩子才会如我们所愿的那样学习成绩进步,身心发展健康阳光。
给孩子贴标签本是一件对孩子不尊重的行为,但是,很多父母却不以为然。孩子们在小时候对于他人或者父母的给予的评价极为在乎,就如我们开头讲到了那个实验,就是很好的证明。希望父母们以此为戒,不可乱给孩子贴标签以至于耽误了孩子的一生。
今日话题互动讨论:作为家长,你有没有常常给孩子贴标签呢?你认为孩子会受到这些标签的影响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